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来苏的意思、来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来苏的解释

(1).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语本《书·仲虺之诰》:“攸徂之民,室室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 孔 传:“ 汤 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晋 潘岳 《西征赋》:“激 秦 人以归德,成 刘 后之来苏。”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横制八极,克復两京,俗畜来苏之欢,人多徯后之望。” 贝青乔 《杂谣》:“蚱蜢横扑禾秆枯,沟瘠留喘谁来苏。”

(2).草名。《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南朝 梁 张缵 《离别赋》:“犹合欢之蠲忿,如来苏之释劳。”

(3).[英lysol]药名。为含有50%煤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毒。有做消毒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来苏”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解释:

一、古典文学中的含义(源于《尚书》典故)

指百姓因明君到来而从困苦中获得解脱与复苏。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记载,商汤征伐暴君时,百姓欢呼“后来其苏”,意为“待我君来,其可苏息”。此典故后被广泛引用,如晋代潘岳《西征赋》、唐代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等,均以“来苏”表达对明君解救的期盼。


二、现代科学中的含义

  1. 消毒剂名称
    英文名:Lysol(音译“来苏尔”)。
    成分:含50%煤酚的棕色肥皂溶液,具有毒性。
    用途:常用于医疗器械、环境消毒。

  2. 植物别称
    部分文献指“白芷”或“紫苏”的别称,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典出处,可参考《尚书》原文或《艺文类聚》等古籍;关于消毒剂成分,建议查阅专业医药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来苏的意思

《来苏》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人们相互来访、互相慰问安慰,表示人们向受到困扰或苦难的人表示关心和安慰。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互助和关怀。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来苏》的部首是“⺠”和“艹”,其中第一个部首“⺠”是一个叫做“冖”的部首,表示覆盖,第二个部首“艹”是一个叫做“艸”的部首,表示植物。

《来苏》的总笔画数为8画。

来源

《来苏》是一个古代的词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氓》中。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氓(古代流离失所的人)的同情和关怀。

繁体

《来苏》的繁体字为「來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来苏》,在古代常用的写法中,它念作“王”而不是“来”,而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写法。

例句

1. 朋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送来苏,使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感激。

2. 母亲对孩子的失意表示关心和鼓励,她说:“别难过,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来苏的。”

组词

1. 来临:意味着某事物或人即将到达或出现。

2. 苏醒:恢复知觉或意识。

3. 来者不拒:表示欢迎任何人到来。

4. 苏州:地名,指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城市。

近义词

1. 探望:表示去看望并问候对方。

2. 安慰:表示给人一种慰藉和抚慰。

3. 慰问:表示向受困苦的人表示关心和慰问。

反义词

冷落:表示不理睬或不关心。

无视:表示对他人的需要或困境漠不关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