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苛峭的意思、苛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苛峭的解释

亦作“ 苛削 ”。谓刻薄严峻。《文子·微明》:“小德害义,小善害道,小辩害治,苛峭伤德。”《淮南子·泰族训》:“故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辩害治,苛削伤德。”《新唐书·王毛仲传》:“ 韦后 称制,令 韦播 、 高嵩 为羽林将军,押万骑,以苛峭树威。”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其或切于事,则苛峭刻覈,不能从容,卒泥乎大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苛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苛刻严峻、严厉刻薄,常用于形容对人的要求、态度或法令制度等过于严酷,不留情面。

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

    • 苛刻严峻;严厉刻薄。 这是“苛峭”最主要的含义。它强调一种过分严格、不近人情、缺乏宽容的态度或做法。例如,形容上司对下属的要求过于严苛,或者批评某种规章制度过于严酷无情。
  2. 字源与构成分析:

    • 苛: 本义指小草,引申为繁琐、细碎、苛刻、严厉。《说文解字》释为“小艸也”,但其引申义“急也”、“虐也”更符合“苛峭”中的含义,指要求或对待方式过于严厉、琐碎、使人难以忍受。
    • 峭: 本义指山势高陡险峻,如“陡峭”、“峭壁”。引申为严厉、严峻、苛刻。《广雅·释诂一》有“峭,急也”的解释,王念孙疏证:“峭者,峻急也。”在“苛峭”一词中,“峭”取其引申义,强调一种如陡峭山崖般难以攀越、不容通融的严厉程度。
    • 合成词义: “苛”与“峭”两个语素意义相近,都有“严厉、苛刻”的意思,组合成“苛峭”后,其含义得到叠加和强化,指一种程度很深、近乎不近人情的苛刻与严峻。
  3. 使用场景与语境:

    • 多用于形容对人的要求、态度、批评或对待方式。例如:“他对下属过于苛峭,令人难以亲近。” “其批评之语,未免苛峭。”
    • 也可用于形容法令、制度、规则等过于严酷、缺乏变通或人情味。例如:“当时的律法颇为苛峭。”
    • 常带有贬义色彩,暗示这种苛刻是不合理、不宽容或过分的。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苛刻、刻薄、严峻、严酷、峻刻、冷酷、无情、苛酷
    • 反义词: 宽厚、宽容、仁慈、和蔼、温和、通情达理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对“苛峭”的解释为“苛刻严峻”。这是目前规模最大、释义最详尽的汉语语文词典之一,其释义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直接收录“苛峭”词条,但对“苛”的释义有“过于严厉;刻薄”(如苛刻、苛责),对“峭”的释义有“严厉;苛刻”(如峭直、冷峭)。其释义原则和常用义项可作为理解“苛峭”的基础。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3. 《辞源》(修订本): 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文史条目的工具书,其对字词的溯源和古义解释具有权威性。其中对“苛”释有“烦琐,繁细。引申为苛刻,狠虐”,对“峭”释有“严峻,严厉”。这为理解“苛峭”的构成和古义提供了依据。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苛峭”是一个形容苛刻严峻、严厉刻薄的词汇,其含义由“苛”和“峭”两个表示严厉的语素复合强化而成,常用于描述不近人情的要求或态度。

网络扩展解释

“苛峭”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详细解释

  1. 字源分析
    由“苛”和“峭”组成:

    • 苛:本义为严厉、苛刻;
    • 峭:本义为陡峭、艰险,引申为严峻。
      组合后强调“严厉到难以承受”的状态。
  2. 应用场景

    • 形容环境:如“苛峭的生存条件”;
    • 形容人:指对待他人或自我要求过于严苛,例如“苛峭的管理风格”。
  3. 古籍引用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如:

    • 《文子·微明》:“苛峭伤德”;
    • 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苛峭刻覈,不能从容”。
      均强调过分严厉的危害性。

同义词与扩展


“苛峭”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极端严苛的状态,既可用于客观环境,也可用于主观态度。需注意其贬义色彩,使用时常暗含批评或警示意味。

别人正在浏览...

拌种悖悍伯始脖子拐不结盟运动采名惩治吃通宠贲俦拟趓楼娥皇二人传坊门非灾附下高底公位鼓簧过钱过头杖黑郁郁宏邃回池骄兵必败嘉荣仅见极选戟幢两院联骑蓼虫忘辛厘捐局鹂鹠淩杂丽土荦确男儿有泪不轻弹剽夺疋帛疲民生盐涉套孀寡水米不沾牙淑然探索天地长久挑敌偷暇团队精神隈碍五笔画无极五洋相陵先赏校督小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