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刑法的官。 秦 为廷尉, 汉 景帝 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 建元 四年复为廷尉。 北齐 为大理卿, 隋 唐 以后沿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夷吾 不如 弦商 ,请立以为大理。”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礼·月令》注:‘理,治狱官也。 有虞氏 曰士; 夏 曰大理; 周 曰大司寇。’”
(2).星名。《星经》卷上:“大理二星,在宫门内,主刑狱事也。”
(3). 五代 至 宋 时 云南 的地方政权。 五代 后晋 天福 二年, 段思平 灭 杨干真 的 大义宁 政权,据 南诏 地,号 大理国 ,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辖境相当于今 云南 全境及 四川 西南部。 宋 绍圣 元年 高昇泰 代立,号 大中国 。 绍圣 三年, 段氏 再起,号 后理国 。前后共传二十三王,历三百一十六年。其间, 宋 曾封其王为 大理王 , 云南 节度使。 宋 宝佑 元年,为 蒙古 忽必烈 所灭,后置 云南 行中书省。国王 段氏 被任为世袭总督,军政官员多受封为 云南 各路土司。
大理作为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从词典角度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指中国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地级行政区划名称。该地区以苍山洱海的自然景观、白族文化和历史遗迹闻名,为著名旅游目的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
参考链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官网
指中国历史上大理国(937-1253年),是宋代以白族、彝族为主体建立的西南地方政权,辖境涵盖今云南全境及周边部分地区,定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参考链接:上海辞书出版社权威工具书介绍
在先秦文献中,“大理”可指根本性的规律或准则。如《荀子·天论》载:“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故明于大理。”此处“大理”指自然与社会的根本法则。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参考链接:商务印书馆工具书官网
唐代曾设大理寺,为中央司法机构,主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在此引申为司法公正的象征。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
参考链接:《辞海》网络版
“大理”一词兼具地理、历史、哲学及职官多重内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义。
“大理”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综合理解:
指五代至宋代的云南地方政权: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和现代地理资料,若需更详细信息可查阅《云南通志》或大理州官方文旅资料。
庵庵暴陵鞭痕避回逞私东林寺辅助体操梗险鬼宿度河悍虏豪率红鰕环涛会帐眷惠俊赡距跃三百据争卡借克龛棵松倥侗困折离合的神光马鞁梅颊昧密庙廊蜜房迷言迷语鸟害逆族女花女使攀轮潘子曲毁群雌粥粥任待鋭泽三段善衣胜常诗博士殊深轸念死霸岁考苔梅太学体听其自便瓦灯外闾万事亨通违天悖理文牍主义下沟相婆笑盈盈销帐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