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岁考的意思、岁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岁考的解释

(1).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北史·楼宝传》:“时边事屡兴,人多流散,及 寳 至,稍安集之,残坏旧宅,皆命葺构,人归继路,岁考为天下最。”

(2). 明 代提学官和 清 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目今提学要到 台州 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明史·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他便收拾行装,去应岁考。”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我既非秀才,又要周考,真是为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岁考”是古代中国与官吏考核及科举制度相关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具体可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官吏政绩考核

在古代(如北朝时期),岁考指每年对地方官吏政绩的例行考核,用于评估官员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成效。例如,《北史·楼宝传》记载了楼宝因治理有方,在岁考中被评为“天下最”的案例。这类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或降职。

二、科举生员考试(明清时期)

在明、清两代,岁考演变为由提学官(明代)或学政(清代)主持的年度考试,主要针对府、州、县各级生员(秀才),包括廪生、增生和附生。其特点如下:

  1. 考试流程
    学政到任后第一年进行岁考,考生需提前登记个人信息并提交履历清册,由学署审核后汇总至学政。
  2. 考试内容
    包括四书文、五经文、五言六韵诗等,晚清增加策论。
  3. 等级与奖惩
    成绩分为六等:
    • 一等:附生升增生,增生升廪生;
    • 二等:无升降,廪生暂停俸米;
    • 三等:维持原状;
    • 四等以下:受戒尺责罚、降级(如廪生降为增生),甚至革除功名。

三、历史意义

岁考制度通过定期考核,既规范了官员治理,也强化了科举人才选拔的严格性,成为古代官僚体系和教育体系的重要调控手段。其六等分级制度对明清士人的晋升路径产生深远影响。

如需更具体的历史案例或制度细节,可参考《北史》《明史》等文献,或查看相关百科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岁考》的意思

《岁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每年的考试。它也可以指每年一次的评估、检验。

拆分部首和笔画

《岁考》的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禾”部,右边是“考”部。拆分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岁考》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中,用来指代每年的考核或评估。

繁体

《岁考》的繁体字形为「歲考」。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的《岁考》的写法不同于现代,比如在篆书时期,它的字形为「歲考」。而在秦汉时期,它的字形为「歳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书写形式发生了演变,现代汉字的字形逐渐规范化。

例句

1. 明天是我年终的《岁考》,我需要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2. 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岁考》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组词

年考、期考、半年考。

近义词

年终考、年度考核、年终评估。

反义词

月考、周考、临时考。

别人正在浏览...

爱斯基摩人闇化白贲产业链杵杖当乡电视会议叠遘都居恶恶从短发恼奉答冯歡铗膏鑪官本鼓腹归妻缓步代车会理家府礛磻检畏嗟惊祭酒濬治口呐谰辞掠草怜新厌旧蟉结龙襄名法膜呗南阮平狱琵琶湖破功夫千难万难亲爱穷岩凄怨羣行日黄簿蕊女神我蛇乡虎落说作肆笔酸水梼树殄坠替班,替班儿违天悖人我妮瞎吵八嚷肖貌小器易盈小众下一步菥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