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踧踖不安的意思、踧踖不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踧踖不安的解释

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踧踖不安(cù jí bù ān)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紧张、敬畏或局促而心神不宁、举止拘谨的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文献引用及语义演变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溯源

    • 踧:古同“蹙”,指脚步急促、局促;《说文解字》释为“行谨敬也”,强调恭敬而谨慎的步态。
    • 踖:意为小步快走,引申为因敬畏而不敢怠慢的动作。

      二字叠加后,“踧踖” 特指恭敬不安的姿态,“不安” 进一步强化心理层面的紧张感。

  2. 现代释义

    指因面对尊长、高位者或重要场合时,内心惶恐拘束,言行谨慎而显慌乱的状态。近义词包括“局促不安”“忐忑不安”,反义词为“泰然自若”。


二、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释义为:“恭敬而局促不安的样子”,并引用《论语·乡党》经典用例:“君在,踧踖如也。”描述孔子在国君面前保持恭敬而谨慎的神态。来源:该释义见《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12页。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为:“形容恭敬而不安的样子”,强调其用于正式场合下的心理状态。来源:商务印书馆,第232页。

  3. 古代典籍用例

    • 《论语·乡党》:孔子“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君在,踧踖如也”,展现对礼制的敬畏。
    • 清代小说《孽海花》:“忽见潘公出来,神情踧踖不安”,刻画人物面对权威时的惶恐。

三、语义演变与应用


四、近义辨析

成语 侧重角度 典型场景
踧踖不安 敬畏导致的拘谨 面对尊长、权威
手足无措 慌乱无行动策略 突发意外事件
如坐针毡 焦虑难耐 等待结果或身处困境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论语·乡党》,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网络扩展解释

“踧踖不安”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发音与基本释义

2.出处与背景

3.近义词与反义词

4.使用场景

5.易混淆成语

小结

“踧踖不安”侧重因恭敬、拘谨引发的不安,常见于文学描写或正式场合。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考证,可参考《红楼梦》原文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姊八吟炳然铲车赤螭登科第典型环境调辑谍士遁乐蕃篱烽鼓烽逻寒文鹤籥后浪催前浪黄毛鞑环拱胡椒眼伙烦虎穴狼巢郊地记录片,纪录片进善退恶酒失籍誉龛镫夸功诓言诈语苦工老债乐属乐眼林薮林下意六亲不认流循沦落风尘明章铺买栖窜期度软嘴塌舌桑黄试笔石榴酒诗人玉屑时运亨通失制守孝速狱铁钱蕨听受铜鞮为道畏日未申文鸾乌殟瑕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