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听受的意思、听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听受的解释

听从接受。《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於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以为出言自口,驥騄不追,听受一谬,差以千里。” 唐 韦瓘 《周秦行纪》:“臣家 宛下 ,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躬行》:“所以贵乎高明直谅之师友,而勇於听受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临别赠言的话,不知阁下可肯听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听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听从接受”,多指对他人意见、命令或教导的接纳和执行。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构成

    • 听:指用耳朵接收声音,引申为“接受、顺从”(提到“言听计从”)。
    • 受:意为“接纳、承受”,如“受教”“受命”。
    • 组合义:二者结合后,强调从听到并理解到最终接受的全过程,常见于对指令、建议的服从。
  2. 文献用例

    • 古代典籍中多用于描述臣民对君命的遵从,如《汉书·艺文志》:“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
    • 南朝梁任昉的《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中也提到“听受一谬,差以千里”,强调接受信息时的严谨性。

二、用法与语境

  1. 适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如历史文献、政令传达等,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例:唐代韦瓘《周秦行纪》中“太后幸听受”,表示请求对方接纳自己的请求。
  2.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听从、接纳、信受。
    • 反义:抗拒、违逆、驳回。

三、古今差异


“听受”是一个古汉语常用词,强调从接收信息到内心认同并付诸行动的过程,需结合语境理解其“主动接纳”的深层含义。若需更多古代用例,可参考《汉书》《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听受的意思

听受是一个动词词组,在汉语中表示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建议或批评等。它强调主动倾听和虚心接受,是一种关乎学习和进步的积极心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听受的拆分部首是耳(左耳旁)和受(右半部),共有11画。

来源和繁体

听受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在繁体字中,听受的写法为「聽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听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古代的「听」字写作「聽」,描绘了一个耳朵并在旁边加上一个小口的形状,表示聆听的动作。而「受」字写作「受」,描绘了一个口字形旁加上一个又高又细的垂直线,表示接受的意思。

例句

1.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必须虚心听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才能不断进步。

2.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应该学会听受员工的意见和需求,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3. 学会听受别人的观点,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重要品质。

组词

倾听、积极、建议、批评、学习、进步

近义词

倾听、听从、接纳、接收

反义词

忽略、拒绝、不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