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巴金 《和读者谈<家>》:“可是封建旧家庭的环境戕害了他的生机,他只能做损人害己的事情。”
“损人害己”是一个汉语四字短语,由“损人”和“害己”两部分构成,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损害他人的行为,最终反而会伤害到自己。以下是具体解析:
因果关联性
该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果观念(类似“害人终害己”),强调行为后果的不可逃避性。例如:通过欺骗手段谋利,最终可能因失信而失去合作机会未搜索到相关网页(注:因无搜索结果,此处无法提供具体引用)。
道德劝诫性
常被用于警示人们避免为私利伤害他人,否则将付出更大代价,如《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延伸。
成语 | 侧重点 | 差异点 |
---|---|---|
损人利己 | 通过害人获取私利 | 强调“利己”的动机 |
损人害己 | 害人后反遭损失 | 强调“害己”的必然结果 |
两败俱伤 | 双方均受损害 | 不强调因果关系 |
由于未搜索到具体文献案例,以上为基于语义逻辑和文化背景的通用解释。如需更权威的出处,建议查询《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辞典。
《损人害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自己损害别人,也同时自己受到伤害。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损人”和“害己”。
“损人”的部首是手,笔画为12划。它的意思是伤害他人,给别人带来困扰或痛苦。
“害己”的部首也是手,笔画为8划。它的意思是伤害自己,给自己带来不利。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史记·平准书》中,就有“害人者必害己”的记载。这个成语在古代使用的时候,写法略有不同,采用了繁体字“損人害己”。
以下是关于《损人害己》的一些例句: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损人害己,受罚不亦快哉。
2. 在职场上,我们不能做出损人害己的决策,要以共赢为目标。
3. 那个人为了报复别人,采取了一种损人害己的行为,让他自己陷入了困境。
组词:
1. 损友(伤害朋友)
2. 害人(伤害他人)
3. 自害(伤害自己)
近义词:
1. 损己利人
2. 自毁前程
反义词:
1. 益人自益
2. 善待他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