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金伐鼓的意思、枞金伐鼓的详细解释
枞金伐鼓的解释
犹言敲锣打鼓。樅,通“ 摐 ”。 元 揭傒斯 《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诗:“连檣大舰集日昏,樅金伐鼓海上闻。”
词语分解
- 枞的解释 枞 (樅) ō 常绿乔木,茎高大,树皮灰色,小枝红褐色。木材供制器具,又可做建筑材料,亦称“冷杉”。 枞 (樅) ō 〔枞阳〕地名,在安徽省。 (樅)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鼓的解释 鼓 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
网络扩展解释
“枞金伐鼓”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ōng jīn fá gǔ,其核心含义为敲锣打鼓,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闹的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解析:
- 枞:通“摐”(chuāng),意为敲击、撞击。
- 金:指金属打击乐器(如锣、钹等)。
- 伐鼓:击打鼓类乐器。
- 整体:字面意思为敲击金属乐器和鼓,引申为鼓乐齐鸣的喧闹场景。
-
引申义:
- 多用于形容军队出征、集会或庆典活动中的隆重气氛,如元朝诗人揭傒斯在《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中写道:“连檣大舰集日昏,樅金伐鼓海上闻”。
使用场景
- 军事行动:如古代军队出征前擂鼓壮行,营造肃杀或激昂的氛围。
- 庆典仪式:如节日游行、祭祀活动中的鼓乐表演。
- 文学修辞:用于诗歌或散文中渲染宏大、热闹的场面。
权威来源对比
- 沪江词典(高权威性)和查字典(极高权威性)均明确指出其本义为“敲锣打鼓”。
-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如)提到“松树”等引申联想,可能为误读,需以权威解释为准。
常见误区
- 有观点认为该成语表示“齐心协力”(如),但此释义缺乏权威依据,可能为引申或误用,建议以“敲锣打鼓”为核心含义。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诗文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枞金伐鼓》是一个成语,意思指的是动静同时进行,形容两件事情同时进行,并且互相促进、形成共鸣的情景。下面是对该成语的一些拆分、来源、繁体、古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汇的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枞(木头,简体字部首:木,笔画:9)
- 金(金属,简体字部首:金,笔画:8)
- 伐(砍伐,简体字部首:人,笔画:6)
- 鼓(打鼓,简体字部首:鼓,笔画:23)
来源:
《枞金伐鼓》最初出自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内则外则素市》,用来形容市集上的繁忙景象。
繁体:
這個成語的繁體字是「縱金伐鼓」。
古时候汉字写法:
這個成語在古時的漢字寫作是「纵金伐鼓」。
例句:
在忙碌的都市街头,人们忙于工作,车辆喧闹穿梭,摩天大楼的施工声与街头商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宛如《枞金伐鼓》一般。
组词:
枞木、金属、伐木、敲鼓等。
近义词:
同声共鸣、鱼贯而入、交相辉映等。
反义词:
寂静无声、一片死气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扒钉鄙小玻瓈泉抽拣传留词客膵脏道州吊死端门二叶凡宾芳醪发脱口齿关老爷旱水晶诃叱横变极爱讲理信校勘畿邑崛嵂骏彩蜡楂楞里楞气离尘灵皇陵邱漫録冒混酕醄麻衰梅花妆眉子闵天秘书院模斅青尘睿才三尺令三襕贴里圣贤试产失灵失寝螫手解腕螫蝎寺舍淘换挑牙虫通移头班顽疎晚途未可厚非卫生纸象牺陷机消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