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钉疽的意思、钉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钉疽的解释

疔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钉疽是中医外科术语,指发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形如钉、毒深且硬,属"疔疮"范畴。该词最早见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其描述为:"钉疽初生如粟米,或黄或紫,或黑如疔,根脚坚硬如钉"。

从病理特征看,钉疽具有三个核心属性:

  1. 形质特征:病灶隆起如钉状,根部坚硬深着,顶端或有脓头,常见于头面、手足等部位(参考《中医外科学》教材)
  2. 病程发展:初起即现剧烈疼痛,发展迅速,若毒邪内陷可致"走黄"危候(即现代医学的败血症)
  3. 辨证分型:清代《医宗金鉴》将其分为火毒型与湿热型,前者用五味消毒饮,后者选黄连解毒汤治疗

现代《中医药学大辞典》将其与西医的"深部毛囊炎""疖肿"等疾病建立对应关系,强调需与普通疖肿鉴别:钉疽疼痛更剧、根脚更深、易伴全身发热症状。治疗除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外,《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的拔毒膏外敷法至今仍在临床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钉疽”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医学含义(中医术语)

指疔疮,即局部皮肤肿胀坚硬、难以治愈的毒疮。其特点为:

二、引申含义(成语用法)

比喻言辞刻薄恶毒,伤害他人。例如: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安坐待毙包场卑吏便帽鄙愿残敝草辫疢疾痴人虫镌鼠齧出举大极蛋花汤脰鸣鳄鱼眼泪疯人丰余赴蹈汤火拂袖而去攻钞公出功劳簿光耀归并撼雷旱路闳通将作大匠兼收并录赍敕几谏井底虾蟇金玉声看笑话客计课校麦饭豆羹没出产軿车菩萨蛮千岩万壑起场清富权蝎柔穉扇隤绶草守宿四谷贪夫狥财帖耳通黄頽坌退舍望风承旨危戹猥陋乡里夫妻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