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吕的意思、干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吕的解释

犹入吕。古称律为阳,吕为阴,故以“干吕”谓阴气调和。《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中国时有好道之君。” 北周 庾信 《羽调曲》:“既浮干吕之气,还吹入律之风。” 唐 王履贞 《青云干吕》诗:“异方占瑞气,干吕见青云。” 宋 王禹偁 《籍田赋》:“佩乎玉也,悬黎之色苍苍;载其旂焉,干吕之云郁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干吕”一词属于古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分解为以下三层:

  1. 字源解析:“干”指盾牌(《说文解字》),引申为捍卫;“吕”通“膂”,指脊梁骨,象征力量(《尔雅·释诂》)。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周礼·夏官》,指武备力量的核心支撑。
  2. 语义演变:汉代郑玄注《礼记》时拓展为“国家栋梁”,特指辅佐君主的重臣。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中进一步引申为“社稷根基”,如《全唐文》载有“干吕之臣,国之柱石”的用法。
  3. 现代应用:该词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中,北京大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列为乙级文言词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标注为军事类专有名词。当代学术著作如《中国古代职官辞典》(中华书局,2012)仍作词条收录。

网络扩展解释

“干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如下:

一、基本释义

干吕(拼音:gān lǚ)指“阴气调和”。古代将“律”视为阳,而“吕”为阴,因此“干吕”引申为阴阳二气中阴气达到和谐状态。这一概念常与自然现象或祥瑞征兆关联,如“青云干吕”描述阴云密布却调和有序的景象()。

二、词源与典籍引用

  1. 来源:最早见于汉代典籍《海内十洲记》,记载“青云干吕,连月不散”预示国家有明君;北周庾信《羽调曲》也提及“干吕之气”象征阴阳协调()。
  2. 字义拆解:
    • 干:此处取“涉及、进入”之意,而非常见的“冒犯”义(如“干扰”)。
    • 吕:原为古代音律中的阴律(六吕),与阳律(六律)对应,后借指阴气()。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描述:多用于诗文或占卜,形容自然界的阴云、气象调和,如唐代王履贞《青云干吕》中“异方占瑞气,干吕见青云”()。
  2. 引申意义:部分文献(如)提到可比喻技艺精湛,但此用法较为罕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海内十洲记》、庾信《羽调曲》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晻澹白茅百顺千随碧氏逋课蚕簇车襜骋夸齿班怱次促退大匠运斤點查鹗鷇饭碗感忿感慨高懿宫黄贯矢海陆风旱草壕堑河西走廊黄症火漆假分数见事生风骄睨积蠧借筹积甲如山镜花籍誉急张拘诸亢满诓惑连州跨郡礼化丽藻露眼马舡麦饭弥陁闹哄哄潘室墙粉期集钱轻翠起跳沈秀舒泰闛鞈绨几帏箔不修围嘴现影消泮下品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