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往时 许新安 为次揆,好以青蚨施丐者……而南中一大司空,於犒钱之外,遇寒復有絮袍之赐。”
“犒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犒钱”读作kào qián,意为赏钱,指用钱财作为慰劳或奖励的款项。例如古代官员对下属、施舍者向受助者发放的额外钱物。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沈德符的《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文中提到官员在“犒钱之外”还赐予寒衣,说明其作为额外赏赐的用途。
3. 字义分解
4.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是通过物质奖励表达慰劳或嘉奖,常见于历史记载或文学描述。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赏赐制度或相关词汇演变,可参考《野获编》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犒钱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为士兵或工人发放的奖赏金钱或薪资。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犭和钅。犭是表示獸類的部首,表示与动物有关;钅是表示金属的部首,表示与金属有关。
犒钱由两个部首组成:犭和钅。犭的拼音是Quǎn,钅的拼音是Jīn。犒钱总共有11个笔画。
犒钱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军事和工业生产,用来激励士兵和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犒钱的繁体字为犒錢。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犒钱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犒钱并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语,所以其古代写法并不常见或被记录。
1. 为了激励士兵们的战斗力,将军决定发放犒钱。
2. 工厂经理决定为工人们增加犒钱,以提高生产效率。
1. 犒劳:奖赏、鼓励。
2. 犒赏:给予奖赏、酬谢。
3. 饷犒:俸禄、薪水。
1. 奖励:给予酬谢或赏识。
2. 褒奖:表彰、颂扬。
1. 惩罚:对不良行为进行处罚。
2. 惩戒: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