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辞第的意思、辞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辞第的解释

辞去所赐的第宅。典出《汉书·霍去病传》:“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 匈奴 不灭,无以家为也。’”后因以“辞第”指为国忘家。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仇兆鳌 注:“辞第,言不顾身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辞第”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辞去皇帝赏赐的宅第,引申为为国忘家、不图个人享乐的精神。该词出自《汉书·霍去病传》: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府第,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为由拒绝,展现其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品格。

2. 文学引用
唐代杜甫在《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中写道:“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此处“辞第”被用来赞颂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仇兆鳌注解为“言不顾身家”。

3. 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了古代士大夫重国轻家的价值取向,常用于赞颂忠臣义士的奉献精神。其核心在于强调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大义,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念相通。

4. 近义关联
类似表达包括“辞甲第”“毁家纾难”等,均体现牺牲个人利益以报效国家的行为。需注意“辞第”特指拒绝赏赐,与其他主动捐献家财的典故略有区别。

总结
“辞第”通过霍去病的典故,凝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的价值观,成为历代文人讴歌爱国精神的典型意象。其内涵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常用于形容无私的奉献精神。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辞第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辞第(cí dì)是指官员因违法、失职、不称职等原因而被罢免官职的行为或结果。辞第一词有域部拼音标注发音。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辞第这个词的部首是辵(辶),表示辅助手段,帮助写字;其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辞海》中有辞章条目,解释为“辞章旧称辞第”,可见辞第的用词来源与辞章有关。

繁体:

辞第的繁体字为辭第。

古时候汉字写法:

辞第一词在古时候汉字中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只是字形呈现细微变化。

例句:

1. 由于贪污受贿的行为被揭露,他不得不辞第。

2. 他因为工作不力而被上级辞第。

组词:

结辞(jié cí)、改辞(gǎi cí)、罢辞(bà cí)。

近义词:

解职、罢职。

反义词:

录用、晋用。

别人正在浏览...

鞭梢伯甸伯翳播植不避斧钺苍霞刬车禅法沉声静气赐玦攒三聚五丹崿对枰二十二史方夏反美华工禁约运动高罗官税轨长红情绿意华荐回驾骄肥计簿金鼓兢危輆沭駃雨蜡美人兰味老皇历靓质礼币美术麪酱弥泛迷乱啮檗吞针逆天暴物钎焊傔隶凄朗轻翮轻轻瞥瞥奇挺区物日要丧明之痛擅长上工上身石麟太公泉恬澜条综同乡会窝挑下寿嬉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