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汉书·匡衡传》:“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牘繁滋。”
(2).指计吏在簿籍上登记户口赋税等。 唐 元稹 《错字判》:“丁也方将计簿,忽谬正名,曾不戒於爰毫,遂见尤为起草。”参见“ 计籍 ”。
“计簿”是古代用于记录户口、赋税及人事等信息的官方簿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计簿”是古代赋税与户籍管理的核心工具,兼具行政与史料价值。需注意其与现代“账簿”的语义差异,更多用于历史文献分析。
计簿(jì b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计”和“簿”两个字组成。
“计”字的部首是言,笔画数为4画,表示计算、推算。
“簿”字的部首是竹,笔画数为19画,表示记录、账簿。
“计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用来记录和管理财务事务的一种工具。在古代,人们会使用簿子来记载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等信息。
在繁体字中,计簿的写法和简体字基本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计簿”这个词的含义基本是相同的。在古代的文献中,人们常常使用“算籍”来表示计簿的意思。
一些使用“计簿”这个词的例句:
1. 他将所有的收支情况都记录在计簿中。
2. 我们需要一本计簿来跟踪我们的日常开支。
3. 这个公司将所有的销售数据都纪录在电子计簿里。
一些与“计簿”相关的组词有:
1. 记账簿
2. 财务簿
3. 账目簿
一些与“计簿”近义词有:
1. 记账册
2. 账本
3. 簿子
一些与“计簿”反义词有:
1. 忘帐
2. 不计入账
3. 不记录
搬铺宝坊冰上舞蹈尘氛成都市舛滥纯粹从犯大匠运斤蹈虎道殣相枕诋弹敌军斗称耳屋番阳枌栱凫鴈干才宫徵轨范师衡栿黄梅戏恢赡箭风将军炮角度骄戾羁雌戒备森严姐儿急濬静词境壤堇堇积受罐九死不悔栲楚喇叭花霖霔龙凤喜烛履道里履舃密挤木行酿饭千斤重担清閟阁情好琼宇渠黎去水三阶山隅石脂私赏肆行无心炙箱柜先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