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苕峣的意思、苕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苕峣的解释

高陡貌;远高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践蹊径之危阻,登苕嶢之高岑。”《文选·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嶢。” 吕延济 注:“茗邈苕嶢,远高貌。”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洪流何浩荡,脩芒鬱苕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苕峣(tiáo yáo)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山势或建筑物高峻、耸立的样子,带有险峻、孤高的意象。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与用法:


一、核心释义

  1. 高峻貌

    指山峦、楼阁等物体高耸陡峭的状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

    例:“苕峣”形容山势险拔,如“孤峰苕峣,上干云霄”。

  2. 引申为超脱凡俗

    因“高”的意象延伸出超凡、孤高的抽象含义,常见于诗文。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

    例:“志节苕峣”喻人品性高洁,不流于俗。


二、字形与字源解析


三、典籍用例

  1. 《后汉书·班固传》

    “增槃业峨,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苕峣倜傥,独显昭彰。”

    注:此处描写宫殿巍峨,凸显其雄伟不凡。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2. 魏晋诗文

    曹植《九愁赋》:“践蹊隧之危阻,登苕峣之高岑。”以“苕峣”喻人生境遇之艰险。

    来源:《曹植集校注》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书面雅语,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日常口语极少使用。如需增强文本权威性,可结合具体语境引用上述典籍,例如:

“山势苕峣,如《后汉书》所载‘登降炤烂’之景,险绝天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苕峣”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iáo yáo,主要用于形容高峻、险峻的山势或高远之貌。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山势高耸险峻的状态,或形容事物高远、超拔的姿态。例如《文选·张协〈七命〉》中“茗邈苕峣”,吕延济注为“远高貌”。

  2. 单字拆解

    • 苕(tiáo):原指凌霄花,后引申为高、远之意。
    • 峣(yáo):形容山高,如《说文解字》释为“焦峣,山高貌”。二字组合强化了“高耸”的意象。

文学例证


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其繁体写法为“嶢”(峣的异体字),五行属土,部首为“山”。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背景或字形演变,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案款状骜倨愊怛毕扈兵库兵厮持事叠联断猿耿着工雀巩穴桂馆龟壳合钤回视晖素剪迹家宴即里渐里籍书就枕迹状兰桂埋灭卖术蛮果孟月面料暮霭木杖扭头,扭头儿女主人溥仪千里棹弃地泉门却地雀儿肠肚劬力弱步三明治申徒耸神速战速决踏杠天日天线提控通允晚途违夺虾蟇泉贤藩仙霞岭小肠淆舛下帐邪不胜正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