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sh to speak] 口欲言而微动
口欲言而微动。《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 黄立明 立即真诚地激动起来,眼睛瞪着 郝行时 ,嘴唇嚅动了两下没讲出话来。”《花城》1981年第1期:“她嚅动嘴唇,想说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
“嚅动”是一个汉语动词,常用于描述嘴唇或口部轻微颤动的动作,通常表达欲言又止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嚅动”指嘴唇或口部微微颤动,想要说话却未发出声音的状态,常见于因情绪波动(如激动、犹豫、紧张等)导致的生理反应。例如:“嘴唇嚅动了几下,最终沉默。”
“嚅动”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传递复杂的心理状态,是汉语中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如需更详细解析或更多例句,可参考沪江词典或查字典。
嚅动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嚅动表示物体以颤抖、摇动的方式移动或振动。
2. 嚅动也可以表示内心起伏激动或不安的情绪。
3. 嚅动还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颤动、震荡或回响。
嚅动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心,共计11个笔画。
嚅动是一个汉字词语,来源于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嚅动的写法为「蕤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嚅动可以写作「儒動」
1. 树林中的树叶被微风吹动,发出轻微的嚅动声。
2. 他听到好友的坏消息后,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阵嚅动。
3. 音乐声在礼堂内嚅动回响,令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嚅动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新的词组,如:嚅动不安、嚅动心弦、嚅动不已等。
嚅动的近义词包括:颤动、震动、晃动、抖动。
嚅动的反义词包括:静止、安定、平稳、稳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