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preme headquarters]
(2) 指挥员发布命令和履行其职能的地方
(3) 企业的总部或总店
(4) [garrison;base camp]∶军事据点的所在地
柏林已经成为盟国军队的大本营
(1).战时军队的统帅部。 瞿秋白 《乱弹·老虎皮》:“他们几十次的冲锋,要冲到租界上去消灭 日本 军队的大本营。”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九幕第一场:“打好这一仗,是把抗日的大本营设在 陕甘宁 根据地的奠基礼。”
(2).泛指某种活动的策源地。 毛6*泽6*东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右翼集团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这是民族投降主义的大本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本营汉语 快速查询。
“大本营”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军事核心
指战时军队的最高统帅部或指挥中心,负责发布命令、统筹作战行动。例如:孙中山在广州设立的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军事指挥枢纽。
战略据点
指军事据点的所在地,如二战期间柏林曾作为盟军的大本营。
组织总部
可泛指企业、机构的总部或总店,例如“某品牌的大本营设在巴黎”。
策源地象征
常比喻某种活动的核心或发源地。如毛泽东在分析抗日战争形势时,称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为“民族投降主义的大本营”。
以二战日本为例,其“大本营”是天皇主导的战时最高统帅部,下设陆军参谋总长和海军军令部长,直接指挥作战。这一机构体现了军事与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大本营”既强调军事指挥功能,也延伸为组织核心或思想策源地。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例如“创业大本营”指团队总部,“游戏大本营”则可能指基地据点。如需更多历史案例或现代用法,可参考相关权威来源。
大本营(dà běn yíng)是指一个集结点或者根据地,可以用来指代军队、运动队、团队等组织的总部或者落脚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dà)是一个独体字,没有部首,有3画;本(běn)的部首是木(mù),有5画;营(yíng)的部首是艹(cǎo),有11画。
源自:《大本营》这个词最早源于战争时期,用来指代军队的总部。后来,这个词也开始用于其他组织中。
繁体:大本營(dà běn yíng)
古时候汉字写法和意义:在古代汉字中,大本营的写法和意义与现代基本相同,即指代军队或其他组织的总部或基地。
例句:我们的运动队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大本营。
组词:基本营、前沿营、后勤营、总部营、营地
近义词:总部、根据地、基地、中心
反义词:分部、外围、边缘、分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