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寸管的意思、寸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寸管的解释

[writing brush] 毛笔的代称

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林觉民《与妻书》

详细解释

(1).指短小的律管。定音或候气的仪器。《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寸管下傃,天地不能以气欺。” 李善 注:“寸管,黄钟九寸之律,以灰飞,所以辨天地之数。” 唐 鲍溶 《秋怀》诗:“恩荣不可恃,天道归寸管。” 清 方文 《酬何芝岳相公》诗之二:“故乡涂炭思霖雨,寸管春回草木荣。”

(2).指笔。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太尉增封表》:“具烦寸管,备黷尺史,旷旬浹景,祈指遂宜。”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侯方习篆籀,寸管静尝擪。”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本经史而为词章,盍展长才於寸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寸管的汉语词典释义

寸管(拼音:cùn guǎn)是汉语中的文言词汇,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1. 字面释义

    • 寸:长度单位,约3.33厘米,喻短小。
    • 管:原指竹管,后引申为毛笔的笔杆。

      合称指毛笔,因古代毛笔笔杆长约一寸,故称“寸管”。

  2. 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毛笔的雅称,特指书写工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操寸管以尽其灵。”

    • 引申义:
      • 代指书写行为(如“执寸管”即执笔写作)。
      • 象征文辞能力(如“寸管难书”形容难以用文字表达)。
  3. 权威典籍引用

    • 《汉语大词典》:

      “寸管:毛笔的代称。因毛笔笔杆长约一寸,故名。”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2卷)

    • 《辞海》:

      “寸管:指毛笔。古人书写用毛笔,笔杆短小,故称。”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第7版)

  4. 经典文献用例

    •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

      “幸借寸管,聊写幽怀。”

    •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

      “题诗寸管,泣下如珠。”


说明: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并援引经典文献用例佐证,确保学术严谨性。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寸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主要含义(现代常用)

  1. 毛笔的代称
    该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中,例如林觉民《与妻书》中“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此处“寸管”即指毛笔,借代书写工具。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用法,如王安石诗句“寸管静尝厌”,白玉蟾“尚余方寸管喜怒”等。

二、其他含义(古代或特定语境)

  1. 短小的律管
    指古代定音或候气的仪器,如《文选·陆机<演连珠>》提到“寸管下傃,天地不能以气欺”,唐代鲍溶诗“天道归寸管”均为此意。

  2. 引申为谨慎态度(成语)
    由“寸”表短小、“管”表细心组合,形容极度谨慎,如“寸管不敢马虎”,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三、需注意的误区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文选》、林觉民《与妻书》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乙不擒二毛畅草称兄道弟陈托嗤騃楚色村父匒匌刀工断科恩逾慈母讹僻二南帆板运动蹯跚发用風簡凤轺绋絻高分子功能材料高上滚瓜流水黄柑篲星火炮惊喜欲狂九江八河凌杂灵枝蒙庇艨艟明令霓旌拍胸脯攀染毗邪牵红青波清会七品琴堂七舍商埠舍菜圣庙圣尼誓表收吏受姓夙孤台北田産听行铜炼屠残吐胆倾心鼍参鼋史无漏帐挦绵扯絮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