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炮的意思、火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炮的解释

[gun;cannon] 口径在20毫米以上,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发射的重火器

详细解释

亦作“ 火砲 ”。亦作“ 火炮 ”。 1.利用火力(火药发明后用火药)发射弹丸的重武器。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诗:“白羽矢飞先火礮,黄金甲耀夺朝暾。”《宋史·兵志九》:“﹝ 孝宗乾道 ﹞四年,幸 茅滩 教閲……兵分东西,呈大刀、火砲。”《说岳全传》第十六回:“在 三山口 各处紧要关隘,遍设伏兵火炮。”

(2).指鞭炮。 沙汀 《范老老师》:“接着他高高兴兴买了饼和火炮回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炮是以火药为能源发射弹丸的管状热兵器,由炮身、炮架、弹药系统等组成,具有远程打击、火力压制等功能,是军事领域的重要装备。

核心释义

  1. 结构特性

    火炮主体为金属铸造的管状身管,通过膛线(部分类型)赋予弹丸旋转稳定能力。现代火炮包含制退复进机、瞄准装置等辅助系统,例如榴弹炮、加农炮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历史演变

    中国最早的火炮可追溯至南宋时期的“突火枪”,元代出现青铜火铳;14世纪欧洲通过阿拉伯地区引入火药技术,逐步发展出近代火炮体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兵器卷》)。

  3. 分类体系

    按用途可分为野战炮、攻城炮、反坦克炮等;按弹道特性分为平射炮(如加农炮)和曲射炮(如迫击炮)(《兵器知识》2023年标准分类)。

  4. 现代应用

    当代火炮与数字化技术结合,例如自行火炮配备卫星定位和自动装填系统,在合成化作战中承担精确打击任务(《202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火炮是口径不小于20毫米(0.78英寸)、利用化学能(火药)或其他能源(如机械能、电磁能)发射弹丸的重型身管射击武器,其射程超过单兵武器范围。以下是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与结构 火炮由炮身(含身管、炮尾、炮闩)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负责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架包含反后坐装置、瞄准系统等辅助结构。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火药燃气压力或其他能源实现远程投射。

2. 历史起源 中国是火炮的发明国,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时期的火石炮(霹雳炮,1163年)。唐代已有类似武器的记载,如武元衡《出塞作》中提到的“火礮”。

3. 分类与特点

4.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可摧毁装甲目标、工事及进行火力压制,现代火炮还涵盖防空、反导等多样化任务。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型号或技术参数,可参考权威军事资料库或百科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闇机边虏辩证法唯物论提纲並翼朝拜城湍瞋骂赤郭重聚打顿,打顿儿丹饵雕翎箭迭掌顶岗番藷讽讥风驷艮背跟役矜寡珪币孤音黑漆翚矫就款旧业菊糕捃获客源枯渴揽胜劳歌莲腮烈风丽精栗子罗幕磨道怒叿叿皮草牵吟绮船青镜情昵青絇庆悦犬牙相错纱锭省会手剑守朴寿元无量天泣蹄筌铜打铁铸徒搏颓山未焚徙薪文艺复兴笑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