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毗邪的意思、毗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毗邪的解释

见“ 毗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毗邪"是汉语中一个生僻的佛教音译词,原词为梵语"Vaiśālī"的音译,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种释义:其一指古印度毗舍离国,是佛陀传法的重要地点,《大智度论》记载此为佛陀说《维摩诘经》之处;其二引申指智慧辩才无碍的境界,如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狂禅辟尽礼天台,掉臂琉璃屏上回。不是瓶笙花影夕,鸠摩枉译此经来",自注提及"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在弘始四年,本在长安,今误系之毗邪离城"(见《龚自珍全集》卷十)。

该词在《辞源》修订本中被标注为佛教专名,特指中印度古国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详细记载其地理位置:"吠舍厘国(旧译毗舍离)周五千余里,土地沃壤,花果茂盛,伽蓝数百,僧徒三万"(中华书局校注本)。现代佛教辞典中多采用"毗舍离"作为规范译名,而"毗邪"属于早期译经中的异写形式。

网络扩展解释

“毗邪”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佛教术语

  1. 梵语音译
    在佛教中,“毗邪”是梵语“Vaiśālī”(音译:毗耶离、吠舍离等)的汉译,指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的都城,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
    典故出自《维摩经》:维摩诘居士称病于此城,释迦牟尼派文殊菩萨前往探病,两人通过“默然无言”的对话阐释“不二法门”的深意,成为佛教思想的重要象征。

  2. 代指经典或人物

    • 可指《维摩诘经》(如王安石诗句“谩读毗耶数卷书”)。
    • 亦代指维摩诘菩萨,形容精通佛法之人(如贾岛诗“毗耶疾未调”)。

二、其他解释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毗邪”作为成语,表示“完全相同”,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字形的误读。实际上,“毗”意为“相连、辅助”,“邪”多指“不正派”或通假“耶”“斜”等。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背景判断其释义,优先参考权威佛教文献或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星云懊憦白冢邦贼贝阙珠宫跸警宾国宾氓博学审问譒译朝韠朝闼纯绵代职电枢齶锋沸潭风鑒風凉人冯珧风月债焚薮而田富贾行号豪厘豪芒坏废翬翟江郊讲衆贱微剿儿解囊相助郡兵乐玩粮糗绫券瘘管黾隘塞冥缅谋道作舍恼火擗踊哭泣轻才好施壤歌人急智生僧字缮写衰正书室私邑松关搜猎狧狧铁紧豚鼠往志顽谬五分齛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