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蒙庇的意思、蒙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蒙庇的解释

隐瞒包庇。 宋 欧阳修 《论京西官吏非人乞黜按察使陈洎等札子》:“天下祸乱,貽忧君父,盖由上下互相蒙庇之罪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各路领兵大臣恃有 和珅 蒙庇,虚冒功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蒙庇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蒙”和“庇”两个语素构成,具有明确的书面语色彩,多用于表达承受庇护或恩惠的含义。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蒙庇(拼音:méng bì

动词,指承受庇护、得到荫蔽或保护,强调被动接受他人的恩惠或遮蔽。


二、语义演变与用法

  1. 本义:

    指物理或精神上的庇护,如躲避风雨或危难(例:“草木蒙庇于巨树”)。

  2. 引申义:

    扩展至抽象的社会关系,如受权威者、尊长的关照(例:“蒙庇祖荫,仕途顺遂”)。

  3. 语境特征:

    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古典文学,隐含谦卑、感恩的修辞色彩(例:“臣蒙庇圣朝,敢不竭忠?”)。


三、古典文献例证

《聊斋志异·卷七·颠道人》:

“贫道蒙庇乡里,愧无以报。”

此处“蒙庇”指道人受乡民庇护,体现受惠者的谦辞。


四、现代使用提示

当代汉语中,“蒙庇”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仿古文体或特定方言。同义替代词包括“蒙荫”“受庇”,但“蒙庇”更强调被动性。


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引自以下语言学资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汉典网(www.zdic.net),“蒙庇”词条。
  4. 国学大师(www.guoxuedashi.com),“蒙”字释义库。

网络扩展解释

“蒙庇”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作为成语的含义(正面庇佑)

“蒙庇”由“蒙”(得到)和“庇”(庇护)组成,指得到保护或庇佑,常用于形容受到神灵、自然力量或权威的庇护,使人在困境中免遭伤害。例如:“他在灾难中蒙庇,幸免于难。”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宗教或传统语境,强调幸运或外力保护。

二、作为普通词语的含义(负面隐瞒)

在部分历史文献中,“蒙庇”指隐瞒、包庇,带有负面色彩。例如宋代欧阳修《论京西官吏非人札子》提到“上下互相蒙庇”,清代魏源《圣武记》中描述官员因蒙庇而虚报功绩。

三、使用建议

  1. 结合语境: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混淆。
  2. 现代使用倾向:当代更常用“庇护”“包庇”等词,“蒙庇”作为成语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表达。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暴言鞞鼓草缏朝生齿数窜定灯影戏等夷之志钓闼地价税定产恶首房契梵教诽怨付诸洪乔共同语广播体操古国家厨焦神解构捐免窭人括索蠡谷凌等溜雨落红懋敦判袂迫激溥临钳耳轻镳青海情同骨肉群居曲屈曲曲弯弯热狂日以继夜容民畜众笙管生离失传受俘书卷痠痛天壁土灰屯粮往者文文巫山一段云缃核桃翔翼衔烟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