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舍本逐末的意思、舍本逐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舍本逐末的解释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如果作者本没有什么新颖独创之见,却勉强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类来等着读者喝采,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义论、考据和辞章》

详细解释

舍弃本业,追求末业。古以农业为本,视工商为末。语本《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 洪 禀性尪羸,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行亦性所不好。又患弊俗,捨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蓽门,而无趋从之所。”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捨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飢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闕而不録。”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钱。”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后因以“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只抓细微末节。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舍本逐末者,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谓之陆沉迂阔。”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平帝一》:“ 匡衡 、 贡禹 不度德,不相时,舍本逐末。”《宦海》第一回:“放着一般做官的人,不先去考察他们的程度,却只嫌着百姓们的程度不合,岂不是舍本逐末么?”《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又有一等人,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舍本逐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ě běn zhú mò,其核心含义是舍弃事物的根本或主要部分,而追求细枝末节,比喻做事不抓住关键,反而在次要问题上耗费精力,导致轻重倒置。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来源

  1. 最早出处:
    • 出自《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原指古代轻视农业(本业)而重视商业(末业)的现象。
    • 《汉书·食货志》进一步引申,批评忽视国家根基(如粮食生产)而追逐工商业利益的行为。
  2. 演变:
    后世逐渐扩展为对一切“忽视本质、追求表象”行为的批评。

三、用法与示例


四、成语故事与启示


五、扩展学习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例句,可参考《吕氏春秋》《汉书》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舍弃重要的事物而追求次要的事物。这个成语可以分为三个字:舍、本、逐、末。

拆分部首和笔画:

舍的部首是舌,总共有8画。

本的部首是木,总共有5画。

逐的部首是辶,总共有9画。

末的部首是木,总共有5画。

来源和繁体: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繁体形式是捨本逐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捨本逐末这个成语在古代的写法是舍本逐末。

例句:

他为了追求一时的享受,舍本逐末,从而失去了未来的机会。

组词:

舍近求远、舍己为人、抛头露面、自求多福。

近义词:

弃本逐末、舍本畏末。

反义词:

持本有则。

别人正在浏览...

晻然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宝镜蠙珠擦肩池杉处交蹴步麤犷底行鹅湖恶言詈辞讹意各半桂管布妫女过量故态诃诟兼容并蓄挢虔嬾困冷炮亮德列屋瞵伺龙夜卢沟桥罗缕眉样闷默面衣木刻符契粘菌念孜孜拍音泼烟花气不过青肷齐云观人心所归赛马三挺诗媒世势事为谁门数码相机死骨更肉虽使摊书傲百城踏赏天识蹄齧铜版緰此托色晚期翔翔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