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岱宗的意思、岱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岱宗的解釋

(1).即 泰山 。 泰山 舊謂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 岱宗 。” 孔 傳:“ 岱宗 , 泰山 ,為四嶽所宗。” 唐 杜甫 《望嶽》詩:“ 岱宗 夫如何? 齊 魯 青未了。” 清 唐孫華 《東嶽宙》詩:“ 岱宗 首羣嶽,巖巖鎮 魯 疆。”

(2).古代謂人死後靈魂歸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選·劉桢<贈五官中郎将>詩之二》:“常恐遊 岱宗 ,不復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岱宗是中國古代對東嶽泰山的尊稱,源于其獨特的文化地位與自然崇拜。《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即泰山。舊謂泰山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從詞源學分析,“岱”為泰山的古稱,《說文解字》釋“岱”為“大山也”,而“宗”含宗主、歸向之意,二者結合突顯泰山在中華文化中的至高地位。

在地理範疇上,岱宗特指今山東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主體,《尚書·禹貢》記載“岱畎絲、枲、鉛、松、怪石”,印證其早期地理标識功能(中華書局《尚書譯注》)。文化層面,岱宗被曆代帝王視為“告天封禅”的聖地,《史記·封禅書》載“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形成了獨特的山嶽祭祀體系。

文學作品中,杜甫名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以岱宗代指泰山,展現其雄踞齊魯的地理特征(人民文學出版社《杜詩詳注》)。道教文化中,岱宗被納入“三十六洞天”體系,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其為“蓬玄洞天”,賦予宗教神聖性。

現代漢語使用中,“岱宗”作為泰山的雅稱,常見于詩詞、碑刻及文化論述,如泰山岱廟現存清代《泰山神啟跸回銮圖》碑文即以岱宗指稱泰山,延續了該詞彙的曆史語義(泰安市博物館館藏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岱宗”是漢語中對泰山的尊稱,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與地理背景

    • 讀音為dài zōng,專指泰山(今山東泰安境内)。因泰山在五嶽中居首,被尊為群山之宗,故稱“岱宗”。
    • 别稱包括岱山、岱嶽、東嶽、泰嶽等,古代典籍如《尚書·舜典》已有“岱宗”之稱,意為“衆山之宗”。
  2. 曆史與語言演變

    • “岱”本為泰山古稱,後因語音轉變,“岱”逐漸轉為“泰”,故後世多稱“泰山”。杜甫《望嶽》中“岱宗夫如何”仍保留古稱。
  3. 文化象征與文學引用

    • 象征意義:泰山被賦予崇高地位,既是帝王封禅之地,也承載“靈魂歸于泰山”的生死觀,因此“岱宗”在特定語境中可代指死亡。
    • 經典例證:杜甫詩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以“岱宗”開篇,展現泰山橫跨齊魯的雄偉氣勢。
  4. 其他含義

    • 作為人名或地名時,“岱”寓意穩重、高大,“宗”有尊崇之意,組合後常用于表達對穩重品格的贊美。

“岱宗”既是泰山的曆史别稱,也蘊含古代自然崇拜與生死觀,其文化意義遠超地理名詞範疇。如需更詳細典籍原文或景點信息,可參考《尚書》《望嶽》及泰山旅遊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勸白面郎白目白銅蹄必固財政寡頭草上飛瞋目搤腕崇簡愁眉不展炊累炊粱跨衛辍塗打蓮花落答腔雕落釣文鈎販夫走卒方澤風行雷厲風期撫存寒胎黑貂之裘洪筆吼嘯家節嚼吃金章闿澤歁窦勞形苦心亮眼呤呤禮祀龍幡淪放謀始虐刑拗花僑資七大切割清眺颀颀商數神算神武軍識量水田衣私官淘索渟泓頭面推宕王内吾丘子鄉調鄉落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