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恒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恆誥,则笔吐星汉之华。”
“恒诰”是由“恒”与“诰”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属于古代汉语词汇范畴。《汉语大词典》中,“恒”本义为长久、持久,《说文解字》释为“常也”,如《诗经·小雅》中“如月之恒”即取此义;“诰”则为古代帝王或朝廷颁布的告诫性文告,《尚书》中《大诰》《康诰》等篇目即属此类文体,具有训诫、宣导的权威性。
结合二字,“恒诰”可理解为长期有效的官方训示或告诫,多指代古代统治者通过正式文书形式发布的、具有持续约束力的政令。例如《尚书·周书》中记载的诰命,往往以“天命不易”为核心,强调政令的恒常性与合法性。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典章制度或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
需注意,“恒诰”一词未见于当代通用词典,其释义需结合《古代汉语词典》及《十三经注疏》等典籍中的用例进行考据,以保证词义解释的准确性。
“恒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éng gào,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释:
“恒诰”由“恒”(意为永久、不变)和“诰”(指古代帝王或官府的训诫文告)组成,最初指长期有效的训诫或法令。但在实际文献中,该词更偏向“恒训”之意,即常规的教导或训示。
词义来源
使用场景
“恒诰”可理解为长期奉行的训示或规范,常见于古代文献的敕令文告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心雕龙》原文或权威词典。
半豹牓样暴发户本自昌富尘缘传役灯法方帅風流體浮香恭敬不如从命鼓冶皇恐讙然灰鬲惠连焦芽机筹基础产业伎儿急涧扃户蠲疏巨口亢龙有悔抗世考勤簿寮掾隶省戮挫洛荒妙义命民目怆有天纳马披帙襁緥亲仁楸子起为头诎胜饶放任兵忍耻含垢剡楮神妙侍卫官手熟书帙司马竹私为松大随风倒舵琐谈帖子词罔罝万家之侯无为子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