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going too far] 太过分
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周易》卦名。巽下兑上。《易·大过》:“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孔颖达 疏:“栋挠者谓屋栋也,本之与末俱挠弱,以言衰乱之世始终皆弱也。”后以“大过”指衰乱。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时值大过,士爽其德,虔惟常侍,高明柔直。”《新唐书·张濬传赞》:“如 畋 鐸 皆社稷之才,当大过之世,为天下唱,扶支王室,几致中兴。”
(2).重大的过失、错误。《左传·哀公六年》:“不穀不有大过,天其夭诸?”《史记·太史公自序》:“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唐 韩愈 《董公行状》:“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揜焉,如公则谁敢议?”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我想这种‘谈天’,无论如何,总不能算是大过吧。”
(3).处分用语。记大过一般是对性质较严重的错误的处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马上撤了差,记大过三次。停委两年。”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八)》:“两天之内,我和十多个同学,就迭连记了两小过两大过,再记一小过,就要开除了。”
“大过”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大过”在汉语中为多义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二、词源演变
“大过”最早见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八卦“大过卦”,卦象为巽下兑上,象征“阳刚过盛、事物非常态”,后引申为对重大问题的警示。汉代《说文解字》未单列此词,但“过”字本义为“经过”,后衍生出“过失”含义,“大”作程度修饰,形成复合词。
三、现代用法示例
四、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中,“大过”与“中庸”相对,暗含对失衡行为的批判。如《论语·先进》提到“过犹不及”,倡导适度原则,与“大过”的负面含义呼应。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周易》等典籍及规范文件。)
“大过”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多个层面解析,综合了基本词义、经典文献及文化背景:
一、基本词义
二、《周易》中的特殊含义
三、文化延伸
提示:如需了解《周易》卦象的详细分析,可参考中的卦画解读。
安安蓝颁付报捷笔路冰溜宾画伯伯苍翠欲滴尺书充仞词约指明村姑诞妄不经滴溜儿抖摔墩台蕃舶凡佞棼丝复婚公共休假日工作组鼓劝邗溟寒邱红颜薄命呼噜活变奸法监造嘉巧汲汲忙忙寄命儆儆饥殍亢暵狂儁利通直陆风厖儿木桃内科学啮檗吞针攀跻鞶囊品节扑挞乞骸儒雅生祭使坏试厅嗣胤悚动贪夺痰迷心窍陶版王子航委赖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