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冠的意思、大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冠的解释

(1).武冠。《战国策·齐策六》:“﹝ 田单 ﹞遂攻 狄 ,三月而不克之也。 齐 婴儿謡曰:‘大冠若箕,脩剑拄颐。攻 狄 不能,下垒枯丘。’”《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见 光武 絳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復为之’,乃稍自安。” 李贤 注引 董巴 《舆服志》曰:“大冠者,谓武冠,武官冠之。”

(2).高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梁 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 明 刘基 《卖柑者言》:“峩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 伊 皋 之业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冠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本义:大型冠冕(古代礼冠)

指形制较大、用于重要礼仪场合的冠冕,多属高级官员或贵族佩戴。其形制庄重,象征身份与权力,常见于祭祀、朝会等仪式。例如《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汉代武官所戴“武冠”亦称“大冠”,以漆纱制成,冠侧插貂尾为饰。

二、引申义:武冠别称(汉代职官制度)

特指汉代侍中、中常侍等武职官员的礼冠,又称“惠文冠”“赵惠文王冠”。其制源于战国赵武灵王,以貂尾、鹖羽等装饰区分等级,彰显武勇。《晋书·舆服志》载:“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侍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三、文化内涵与等级象征

  1. 礼制等级:大冠的材质(如漆纱)、配饰(貂尾、蝉纹)均严格对应官阶,体现古代服饰的礼法功能。唐代杜佑《通典》详述其演变:“汉制,武冠加双鹖尾,竖左右……后汉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貂尾为饰。”
  2. 职能标识:冠饰差异区分文武官职,如“貂蝉冠”专属侍从近臣,“鹖冠”则属武将,反映古代职官体系的视觉符号化特征。

四、文献例证

权威参考来源

  1. 《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晋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杜佑《通典·礼典》(中华书局影印本)
  4. 《汉书·佞幸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大冠”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字面含义

  1. 武冠
    指古代武官所戴的帽子,象征身份与威严。例如《战国策》中记载齐国童谣“大冠若箕,脩剑拄颐”,形容武将田单的装束。东汉《后汉书》也提到光武帝“绛衣大冠”,李贤注称其为武官之冠。

  2. 高冠
    指士大夫阶层佩戴的高顶帽子,体现身份尊贵。如北齐《颜氏家训》描述梁朝士大夫“大冠高履”,明代刘基《卖柑者言》讽刺官员“峩大冠、拖长绅”,均指此类装束。


二、成语引申义

发音:dà guān
含义:形容人傲慢自大、自视甚高。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态度倨傲、目中无人者。例如:“他总以大冠姿态对待同事,令人反感。”
出处:该引申义源于“大冠”高耸的形态,暗喻人抬高自身地位。


三、例句参考

  1. 鸟类名称:音乐声中,大冠鹫(一种鹰科鸟类)盘旋于夏日天空。
  2. 农业设计:鸡用大冠笼具适用于草鸡等大冠品种。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出处或完整例句,可查阅《战国策》《后汉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蒡蓊菜暴跳边兵不见天日不追既往长虺成蛇尘榻趁意赐号徂晖道力迭出独户军枋相苻朗皁白复职甘鲜广譬曲谕汉律黑发化性起伪浆洗骄姿阶绪羁管究度钜髦咖啡犒师宽乐揆门相泪巴沙良贾缭墙沴戾淩逼陵衍明辩明恤磨弄默转潜移难解齐皷轻出倾悦齐俗拾渖饰智踏碓縢牒统绪头昏目眩脱褐土堡外史无声无色仙机萧关小牢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