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樗枥的意思、樗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樗枥的解释

即樗栎。《陈书·蔡景历传》:“《云咸》斯奏,自輟《巴渝》;杞梓方雕,岂盼樗櫪。”参见“ 樗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樗枥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樗”和“枥”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二者的本义及古代文献中的使用语境来理解。

  1. 字义解析

    • 樗(chū):指臭椿树,属于落叶乔木。《庄子·逍遥游》中以其木质粗劣、不成材比喻无用之物,如“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 枥(lì):古同“栎”,即柞树或麻栎,亦被视为木质低劣的树种。《庄子·人间世》载“匠石之齐,见栎社树”,以栎树之“无所可用”阐明道家思想。

      二字合用,泛指劣质或无用的木材,引申为庸才或不被重视的事物。

  2. 文学典故与哲学意蕴

    该词承载道家“无用之用”的哲学观。如《庄子》多次以樗、栎为喻,强调看似无用的树木因不遭砍伐而得享天年,暗喻超越世俗功利的价值判断。后世诗文(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亦化用此典,表达对生命际遇的豁达。

  3. 现代引申义

    现代汉语中,“樗枥”可形容才能平庸者或被忽视的人与物,含贬义但兼具自谦或慨叹意味。例如:“樗枥之材,难堪大任”。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樗枥”一词可能存在字形混淆,正确的写法应为“樗栎”(chū lì),这是一个源自《庄子》的典故词汇,以下是详细解释:


分字释义

  1. 樗(chū)
    指臭椿树,落叶乔木,木材粗劣易腐。《庄子·逍遥游》记载:“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庄子以樗树比喻看似无用却能保全自身,后引申为“无用之材”的代称。

  2. 栎(lì)
    即栎树(橡树),木材坚硬但纹理不匀。《庄子·人间世》中,栎树因“不材”(非良木)而免遭砍伐,同样被赋予“无用而有大用”的哲学含义。


合词含义

“樗栎”合用形成成语“樗栎之材”,字面指两种劣质木材,实际比喻:


常见用法


注意

若原词确为“樗枥”,则“枥”(lì)指马槽(如“老骥伏枥”),与“樗”组合无固定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建议核对原文是否为“樗栎”。

别人正在浏览...

白念包装箱剥极将复惭胲阐扬光大承天之祜春分春笋赐劳大后日胆小如豆祷福盗渠的那丁公凿井地上天宫二关俄语風賦覆荫钩肠债光学士晷景国家资本主义黄酒简远家徒壁立尽辞金晕纪庸绝世可剌答两愿列侯立后緑蕚梅马策西州漭弥嫚駡迷朱碧木皮岭偏丧情窦渐开畦盐鹊乳三尸暴跳杀生与夺声气设品疏愚殊滋四出文钱私巡诵记苏醒天理人情同部退厚效死疆场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