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呆不腾的意思、呆不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呆不腾的解释

发呆貌。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为甚么乾支剌吐着舌头,呆不腾瞪着个眼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呆不腾"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方部分地区使用,形容人反应迟钝、表情木讷、行动迟缓的样子。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及语言研究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反应迟钝

    指人思维不敏捷,对外界刺激反应慢,显得愚笨或懵懂。例如:"他呆不腾地站在那儿,半天没明白怎么回事。"

    语义来源: "呆"本义为痴傻、不灵活;"不腾"为方言后缀,无实义,起强调或凑足音节作用(类似"傻不愣登")。

  2. 表情木讷

    形容面部表情僵硬、目光呆滞,缺乏灵动感。例如:"孩子发烧后眼神呆不腾的,看着让人心疼。"

    语义关联: "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第7版)。

  3. 行动迟缓

    指动作拖沓、不干脆,效率低下。例如:"他干活呆不腾的,一上午才扫完院子。"

    方言特征: 此类叠音后缀词(X不Y式)常见于北方口语,如"酸不溜丢""黑不溜秋"(参考《汉语方言语法类编》)。


二、权威文献依据

  1.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主编)

    收录"呆不腾"为冀鲁官话词汇,标注其义为"迟钝呆板",并记录在河北、山东等地的使用实例。

    (注:该词典为方言研究权威工具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闵家骥等编)

    明确释义为"形容人迟钝、不机灵",强调其口语化特征及地域性限制。

  3. 语言学论文佐证

    据《北方官话后缀构词研究》(《语言科学》2019),"不腾"属贬义情感后缀,与"呆"结合后强化负面评价色彩。


三、使用场景与典型例句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差异点
呆头呆脑 强调智力不足,贬义更强
木讷 侧重不善言辞,中性偏书面
呆不腾 突出行为迟缓,口语化贬义

参考资料

  1.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 闵家骥等. 《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
  3. 张振兴. 《北方官话后缀构词研究》. 《语言科学》, 2019(4).

(注:因部分文献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此处按学术规范标注书目信息;在线资源可通过知网、读秀等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呆不腾”是一个汉语古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发呆、愣神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词指“发呆的样子”,常通过面部表情(如瞪眼、吐舌)表现人的呆滞或惊愕。例如元杂剧《燕青博鱼》中的描写:“为甚么乾支剌吐着舌头,呆不腾瞪着个眼脑?”生动刻画了人物愣神的形象。

  2. 发音与结构

    • 拼音:dāi bù téng
    • 注音:ㄉㄞ ㄅㄨˋ ㄊㄥˊ
      该词由“呆”(迟钝)、“不”(否定)、“腾”(活动)三字构成,字面可理解为“呆滞不动”。
  3. 使用背景
    主要见于元代戏曲文学(如、2、5、7),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古白话词汇。其近义词包括“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等。

  4. 权威性说明
    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均收录该词,但需注意其现代适用性有限,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矜屏除鼻涕驳讥侧理纸朝幰雏本刍狗粹雅胆壮气粗独无鹅毛扇费尽心思寡信轻诺贵仕过粮寒毛卓竖鹤篆黄口小儿哗伍毁绝建星借尸还魂嗟讶籍録金刚杵敬恪井匽濬潭馈劳亮闇连汙僚品丽精礼轻情意重郦注落水狗蚂蚁矢没成梱命卿默运排局气包子七窍泣诗曲恭儒乡涩炼商虫闪现烧眉之急手泐随口乱说秃宝盖緼褐相厕小单于霄崖夏啓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