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水经》, 汉 桑钦 撰。 清 钱谦益 《徐霞客传》:“﹝ 霞客 ﹞其书数万言,皆订补 桑 经 酈 注。”
“郦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含义:
一、指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
二、个别文献中的特殊用法(较少见) 有极少数资料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细心观察"之意,但这种用法在主流词典和文献中未见广泛佐证,建议谨慎使用此释义。
注:若涉及学术研究,建议参考中华书局版《水经注校证》等权威注本,或通过专业古籍数据库核实原始文献。
《郦注》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对某种文字或文献进行注解、评论和补充的行为。
根据《康熙字典》,《郦注》的部首是「鬲」,它包含了13个笔画。
《郦注》一词源于西汉刘向所著的《郦注春秋》,这本书是对春秋时期的史书《春秋》进行注释和评点。随着时间推移,《郦注春秋》逐渐演变为表示一种对古籍或古文献进行注解和解释的行为。
《郦注》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郦注」采用的是篆书的写法,字形与今天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依然可辨认。
1. 这本书是对古代文献的《郦注》。
2. 学者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对这部古籍进行《郦注》。
1. 郦史(对史书进行注解和补充)
2. 注解(进行文字或文献的解释和说明)
3. 评点(对某项内容进行评论和指正)
1. 注解
2. 评注
3. 解释
1. 原文
2. 原义
3. 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