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唇齿的意思、唇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唇齿的解释

(1) [labial teeth]∶唇和齿的合称

(2) [mutually dependent]∶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吴、 蜀乃唇齿也。——《三国演义》

(3) [comment;talk]∶议论

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里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金6*6*梅》

详细解释

(1).比喻互相依存而有共同利益的双方。 唐 高适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诗:“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三国志平话》卷下:“ 孙亮 对天説誓: 荆州 与 吴 地唇齿之邦,世不相顾。” 清 黄遵宪 《哭威海》诗:“ 臺 南北,若唇齿。” 陈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诗:“ 中 越 相依如唇齿,后方前綫互支援。”

(2).议论;说闲话。《金6*6*梅词话》第三三回:“惹的人动的唇齿。”《金6*6*梅词话》第七八回:“﹝我﹞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


脣齿:1.唇与齿。 晋 陆机 《文赋》:“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脣齿。”《晋书·王濬传》:“以累卵之身,处雷霆之衝;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其见吞噬,岂抗脣齿?”

(2).借喻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卿更相拔举,迭为脣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晋书·温峤传》:“僕与仁公当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卫,又脣齿之喻也。”《新唐书·李吉甫传》:“及 元济 擅立, 吉甫 以内地无脣齿援,因时可取,不当用 河朔 故事,与帝意合。”《明史·四川土司传一·乌蒙》:“ 乌蒙 、 乌撒 、 东川 诸土官,故与 芒部 为脣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赵勇略》:“坝为 川江 上流,与 昭化 脣齿,俗号 铁门槛 。”参见“ 脣齿相依 ”、“ 脣亡齿寒 ”。

(3).比喻尖刻、讽刺的言词。《太平广记》卷四四四引 唐 张读 《宣室志·陈岩》:“ 刘君 无行,又娶一 卢氏 者, 濮上 人,性极悍戾,每以脣齿相及,妾不胜其愤,故遁而至此。”

(4).谓议论。《金6*6*梅词话》第七八回:“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来撞去的,交人家脣齿。”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唇齿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唇齿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具体的生理部位,也用于比喻紧密依存的关系:

  1. 本义:嘴唇和牙齿

    指人体口腔外部的嘴唇与内部的牙齿。二者在功能上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发音、咀嚼等生理活动。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唇”定义为“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将“齿”定义为“人类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

    汉典网收录的释义明确“唇齿”即“唇与齿”,强调其作为人体器官的原始意义。

  2. 比喻义:相互依存、关系密切的事物

    因嘴唇和牙齿位置相邻且功能互补,常被用来比喻彼此接近、利害与共、互相依赖的人或事物。最典型的用法是成语“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和“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必然受害)。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阐释其比喻义为“比喻互相依存而有共同利益的双方”,并引用古籍例证,如《左传·僖公五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典故。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数据库收录的《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中亦有“州民郡民,譬犹唇齿”的用法,用以形容紧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汉典 - 唇齿释义. https://www.zdic.net/hans/%E5%94%87%E9%BD%BF

汉语大词典. 唇齿条目. http://www.hydcd.com/cd/htm13/ci103395.htm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三国志》.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95710

网络扩展解释

“唇齿”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一、字面意义

指人体的嘴唇和牙齿,属于生理结构的合称。例如《文赋》中“言泉流于唇齿”,强调言语从唇齿间自然流露的状态。


二、比喻意义

核心含义:比喻关系密切、利害与共的双方,强调相互依存性。

  1. 历史典故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描述虢国与虞国的依存关系:若嘴唇(虞国)灭亡,牙齿(虢国)也会受寒,后被晋国借道所灭。
  2. 文学引用
    • 《三国演义》中以“吴、蜀乃唇齿也”形容两国结盟的紧密性。
    • 陈毅诗句“中越相依如唇齿”,体现国家间的互助关系。

三、延伸用法

  1. 形容言辞
    如“唇枪舌剑”指激烈的辩论,“唇舌”代指言语。
  2. 日常表达
    可用于描述亲情、友谊或合作,如“父母与子女唇齿相依”。

四、常见搭配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可参考《左传》或《三国演义》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昂头挺胸安眠百家白舞棒打鸳鸯北地背锅辩富变幻成本核算雠扳餈巴错发顿折耳软凡最分手固体燃料好慕悔懊诲导忽期坚诚浇俗甲折翁进可替否救济金决溃军倅俊游开口货括地皮沥耳骊黑礼坏乐崩立即柳暗花遮刘白羽柳翠井捋虎吕巨马府偏心轮劈丢扑鼕啓拆歧路徘徊丘陵全军人群神要视学蜀门说天良束身述圣台端讨顺条三窝四帏幄沃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