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丘陵的意思、丘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丘陵的解释

[hills] 地形的一种,指地势起伏不平,连接成大片的小山

穿过一片丘陵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详细解释

(1).连绵不断的山丘。《易·坎》:“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汉书·晁错传》:“土山丘陵,曼衍相属。” 宋 梅尧臣 《李审言归郑州》诗:“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气象归王国,丘陵接 汉 关。”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八日》:“九时顷到 克拉齐 。途中所见多系不毛之地,一望砂原,无丘陵可见。”

(2).比喻高大或多。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凡夫朝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犹立植黍稷坐索於丰收也。”

(3).坟墓。 唐 聂夷中 《劝酒》诗之一:“人无百年寿,百年復如何……岁岁松柏茂,日日丘陵多。” 元 周德清 《满庭芳·看岳王传》曲:“闪杀6*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6*人弃丘陵南渡鑾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丘陵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丘陵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高地,通常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定义为“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注1】。从地理学角度看,《辞海》进一步明确丘陵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群”【注2】。

这类地形因长期风化侵蚀形成,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形态特征

    丘顶呈浑圆状,坡度和缓(通常小于15°),脉络不明显,无明确走向,丘谷交错分布【注3】。

  2. 分布规律

    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平原与山地过渡地带,如中国东南丘陵、辽东丘陵等典型区域【注4】。

  3. 人类活动关联性

    因坡度平缓、土层较厚,适宜梯田开垦、果园种植及村落建设,是重要的农业与居住环境【注5】。


参考来源

【注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注2】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3】《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丘陵”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注4】王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5】吴传钧.《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学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丘陵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基本地形形态,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特征

丘陵属于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指地表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的连绵低矮山丘群。其特点包括:

  1. 形态特征:坡度低缓(通常小于15°),顶部浑圆,无明显脉络,地面崎岖但起伏较小。
  2. 海拔范围:绝对高度介于200-500米,相对高度一般低于200米。

二、形成原因

主要与以下地质作用相关:

  1. 山地侵蚀:长期受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导致山地逐渐破碎、高度降低。
  2. 沉积与堆积:冰川堆积或风力搬运物质沉积形成(如沙丘丘陵)。
  3. 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丘陵(如云南石林)。

三、分布与典型例子

  1. 全球分布:广泛分布于山地/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如欧亚大陆、美洲的丘陵地带。
  2. 中国主要丘陵:
    • 东南丘陵:面积最大,涵盖浙江、福建等地。
    • 辽东丘陵:长白山余脉,富含铁矿资源。
    • 山东丘陵:断块低山丘陵,由古老结晶岩构成。
    • 其他:江南丘陵、黄土丘陵等。

四、经济与生态价值

丘陵地区降水充沛,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如茶叶、果树)和发展梯田农业,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潜力。

五、词语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丘陵的地质特征或分布细节,可参考地理权威资料或百科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昂头天外百匿秉彝不可终日不售朝假淳浇大乐迭雪二智方坟风雨凄凄覆酱瓿甘言美语工余购诱管饲归赴归士虢国夫人黄檀花艳剪夺奸幸教父诘质及格井络景式金人之箴祭赛酒后茶余九泉谲士匡宋捆风料玉马癖媚柔楠竹旁压力偏盲青瑶秦缓茕孑犬马之力誳诡锐敏如有所失善柔士五遂贤鼗音頽教仙凤详究乡书难寄享烝仙经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