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whole army]∶整个军队
全军指战员
(2) [preserve the strength of the army]∶保全军队的实力
全军而反,雄名大震。——《南史》
(1).谓不战而以计谋使敌军全部降伏。《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嵩 曰:‘不然,善用兵者,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2).保全军队的实力。《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虽不剋定 河 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3).整个军队。 唐 贾岛 《赠李金州》诗:“泝流随大旆,登岸见全军。” 毛6*泽6*东 《论持久战》:“在既定的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抗日战争的指挥员就要发挥他们的威力,提挈全军,去打倒那些民族的敌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全军汉语 快速查询。
“全军”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历史渊源与文献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孙子·谋攻》:“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主张以最小代价达成军事目标。晋代袁宏在《后汉纪》中进一步阐释:“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体现古代兵家“不战而胜”的战略智慧。
三、使用场景与延伸意义
“全军”既包含实体军队的整体概念,也蕴含“保全实力”的战略思维,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
《全军》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由“全”与“军”两个字组成。这个词表示整个军队或所有军人的意思。在军事领域中,全军常常用来指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武装力量,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等。
根据汉字组构规则,我们可以分解全军的部首和笔画。其中,“全”的部首是“入”,总共包含5笔;“军”的部首是“冖”,总共包含4笔。
在繁体字中,“全军”可以用“全軍”来表示。
古代汉字的写法常有变化,因此在古时候,“军”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军字的右半部分多画成类似于“囗”的形状,表示军营的围墙,较为形象。
1. 指挥官下令集结全军,准备出征。
2. 这次演习中,全军官兵展示了高超的战斗技能。
全军的组词包括:全军覆没、全军覆灭、全军覆没、全军尽没等。
全军的近义词包括:整体军队、所有军队。反义词包括:敌军、敌方军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