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触龙鳞的意思、触龙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触龙鳞的解释

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亦省作“ 触鳞 ”。《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於扇暍。” 明 王世贞 《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诗:“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夫犯颜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义,下念 鲍勛 触鳞之诛也一段,又为 牧 之所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触龙鳞”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词源与核心含义

该词源自《韩非子·说难》,古人以龙象征君主,传说龙喉下有逆鳞,触碰必遭杀戮。因此“触龙鳞”比喻臣子冒死直言进谏君主过失的行为,强调对君主权威的挑战需极大勇气。

二、历史文献用例

  1. 《后汉书·李云传》记载:“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描述臣子冒死谏言的场景。
  2. 《旧唐书》中简称为“触鳞”,如“虚襟似纳於触鳞”,指君主表面接受谏言。

三、文学化表达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中写道:“下口触龙鳞”,崔道融《悲李拾遗二首》亦有“殿前频得触龙鳞”之句,均借典故表达直谏精神。

四、近义词与延伸

该词常与“犯颜直谏”关联,强调不畏强权的谏言态度。明代王世贞诗句“如何遂触鳞”则直接使用简称形式。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韩非子》《后汉书》等典籍及诗词用例,若需查看完整文献原文,可参考、3、4、6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触龙鳞》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触动到强大且难以接近的存在或力量,类似于触及龙的鳞片,隐喻为触及到危险或权势的底线。 拆分部首和笔画方面,词语《触龙鳞》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手」和「龙」。其中「手」的拆分部首是「扌」,「龙」的拆分部首是「⺂」。整个词语的总笔画数为28笔。 《触龙鳞》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的形象。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权威。因此,触及到龙的鳞片这一行为即代表着挑战权势或危险的极限。 关于繁体字方面,《触龙鳞》仍然保持着相同的意思和基本形态,没有特定的繁体字写法。 在古代,「龙」的写法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竜」或「龍」。而「触」则是比较固定的写法,没有太多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触龙鳞》的例句: 他勇敢地触龙鳞,挑战了那位权势巨大的政府官员。 关于《触龙鳞》的组词,可以有「触及」、「龙鳞」等词语。近义词可以有「挑战权威」、「挑战权势」等。反义词可能包括「逆来顺受」、「低头服从」等词语。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襃重冰鲤不良才侧躬倡女持诵丑小鸭畴咨之忧迭荡东墙处子耳音恶谑发讲翻晒饭碗赋才覆看钩撢光前啓后户辩慧能混碰縠纹鹄衣艰窘尖嘴缩腮骄溢金蛾劲歌绩优股龛定林公陵辱龙衮茏茸驴唇马觜毛羽名门望族千乘迁迻啓才罄空三老五更骚体商馆尚平渗人十大洞天水递夫四和死欲速朽邃炁天龟抟囷土坑外兵围嘴儿无厚巫山云雨闲口説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