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水波奔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 清 乔莱 《下滩》诗:“ 湘 南三月 湘 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
(2).指奔腾的水波。 南朝 齐 谢朓 《临楚江赋》:“尔乃云沉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鬱素,骇浪浮天。”
(3).指漏壶不停滴水。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钱仲联 注:“《乐府诗集》一作‘漏驰催永夜,露宿逼短晨’。”
“驰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水波奔腾
指水流急速涌动、奔腾向前的动态景象。该释义最早见于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驰波跳沫”一句,形容水流激荡的壮阔场景。清代乔莱的《下滩》诗“驰波跳沫空江鸣”也延续了这一用法。
奔腾的水波
作为名词使用时,特指奔腾的水流本身。例如南朝谢朓的《临楚江赋》中“驰波鬱素,骇浪浮天”,以“驰波”描绘江水的汹涌澎湃。
漏壶滴水
引申为古代计时工具漏壶中持续滴落的水流,象征时间的流逝。南朝鲍照《代蒿里行》中“驰波催永夜”即用此意,暗喻时间在滴水声中悄然消逝。
该词兼具动态描述与意象引申,既用于自然景观的刻画(如水流奔腾),也借物喻理(如时间流逝)。其文学渊源可追溯至汉赋与六朝诗文,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与多义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