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刿的意思、雕刿的详细解释
雕刿的解释
犹雕琢,修饰文辞。《金史·元好问传》:“其诗奇崛而絶雕劌,巧縟而谢綺丽。”
词语分解
- 雕的解释 雕 ā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双雕。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
- 刿的解释 刿 (劌) ì 刺伤。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雕刿"是一个相对少见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字来理解,并结合权威词典的解释:
-
本义(侧重动作):
- 雕: 本义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上刻画。引申为修饰、刻画、琢磨。
- 刿: 本义指刺伤、割伤。《说文解字》:“刿,利伤也。”引申为尖锐、深刻。
- 组合义: 因此,“雕刿”最初可以理解为精心地刻画、雕琢,使其变得锐利或深刻。这类似于对器物或文字进行精细加工,使其棱角分明或含义深刻。例如,《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雕琢刻削”。
-
引申义(侧重结果或状态):
- 由精细雕琢的动作,引申指事物被修饰、刻画后所呈现出的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刻意修饰的状态或效果。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直接收录“雕刿”,但根据其构成字义及古文献用例,可以理解为刻意修饰、追求形式上的奇崛或锋芒。
- 在文学或艺术批评中,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过分追求形式上的雕琢、奇巧或险怪,以至于显得不够自然或流于表面。例如,《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在相关条目解释中会体现这种倾向。
-
现代理解与用例:
- 在现代汉语中,“雕刿”的使用频率很低,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文学批评或特定修辞的语境中。
- 其核心含义可以概括为:刻意雕琢修饰,追求形式上的奇崛、深刻或锋芒毕露。
- 一个经典的出处是《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慑。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 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屦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屦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孙休…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雕刿”一词,但庄子批判的“刻意尚行”、“高论怨诽”等行为,其精神实质与后世理解的刻意雕琢、追求形式奇崛(即“雕刿”的引申义)是相通的。后世文论在讨论反对刻意雕琢、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学理想时,常引用《庄子》思想,并将刻意为之的文风称为“雕刿”或类似词汇(如“雕琢”、“刻镂”)。
“雕刿”意指刻意地雕琢修饰,追求形式上的奇崛、深刻或锋芒毕露。其本义侧重精细刻画的动作,引申义则侧重刻画后呈现的状态或效果,有时带有过分追求形式、不够自然的贬义色彩。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罕用,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相关研究中。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雕刿”有直接释义。
- 《说文解字》(许慎撰):对“雕”、“刿”单字的训释是理解复合词的基础。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释义原则有助于理解该词在现代语境下的含义。
-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在相关条目(如讨论文风、修辞时)会涉及类似概念。
- 《庄子·刻意》(中华书局点校本《庄子》):提供了理解该词引申义(刻意、不自然)的哲学背景和经典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雕刿”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拼音:diāo guì
- 词义:指对文辞进行雕琢、修饰,强调文字加工的过程。但根据《金史》引文语境,该词可能隐含“刻意雕琢”的贬义倾向,与自然质朴的文风相对。
二、结构与出处
- 结构分析:
- “雕”指雕刻、修饰;
- “刿”原意为刺伤、割,此处引申为对文字的精细加工。
- 文献出处:
出自《金史·元好问传》:“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意为元好问的诗风雄奇而不刻意雕琢,精巧繁密却摒弃浮华。
三、使用建议
- 语境:多用于文学评论,形容过度修饰文辞的现象。
- 注意:因该词罕见且权威释义较少,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咨询专业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进一步确认。
若需深入探究,可查阅《金史》原文或语言学专著以获取更严谨的学术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埃堨阿没报知背水一战豳风图不绝如缕惨绿年华超殊春帖子词此间电视大学电刑雕绮读赗对象方厉燔器法式分过扞戾乖豫合杂合柱红墙花栽子惠叔简健具陈看到阚虓旷场老眼光略夺连绵字卢家臝身马埒骂诅梅候尼丘辟请清襟清渟寝冤阒无人声濡渥沈陷手饰树屏思忧田陂外差外祭温觉五袴咏乌丝栏宪官消豁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