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徒的意思、车徒的详细解释
车徒的解释
(1).兵车和步卒。《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羣吏撰车徒。”《汉书·刑法志》:“连帅比年简车,卒正三年简徒,羣牧五载大简车徒。”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御驾亲征,败绩於 千亩 ,车徒大损。”
(2).车马和仆从。《文选·李康<运命论>》:“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刘良 注:“车徒,谓车马侍从也。” 宋 文天祥 《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出入不设车徒,间步行井陌中,不以为苦。”
词语分解
- 车的解释 车 (車) ē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用水车打水:车水。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
- 徒的解释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只;仅仅:家徒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人(多指坏人):匪徒。暴
专业解析
"车徒"一词在汉语中属于古语词,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解释:
-
本义:战车与步卒(军队的组成部分)
- "车" 指古代作战用的战车。
- "徒" 指跟随战车作战的步兵或步卒。
- 合义: "车徒"连用,特指古代军队中由战车及其附属步兵组成的作战单位或泛指军队、兵众。这是其最核心的含义。
- 古籍例证:
-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搜田……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车徒皆作。" (这里指训练中的战车部队和步兵)。
- 《诗经·小雅·车攻》:"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诗中虽未直接连用"车徒",但描绘了车马、徒御(步兵和驾车者)共同参与田猎的场景,体现了车徒协同作战的雏形)。
- 《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徒二百乘以伐京。" (明确指率领二百辆战车及其附属步兵去讨伐)。
-
引申义:车夫与仆役(出行时的随从)
- 在非军事语境下,"车徒"可以引申指驾车的人(车夫)和随行的仆役、侍从。
- 古籍例证: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其辞曰……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江河为阹,泰山为橹,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车徒并狎,嵚崟逼迫。" (此处的"车徒"更侧重于指随行的车马仆从)。
- 《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车徒候之。" (这里指郭伋的随行人员和车辆在野亭等候)。
"车徒"的核心含义是指古代战车及其附属的步兵,泛指军队。在更广泛的语境下,也可指驾车的人和随行的仆役。这个词生动地反映了古代战争和出行的组织形式。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车徒"的军事含义和随从含义均有收录,并引用了《周礼》、《左传》、《史记》等古籍例证。
-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明确区分了"车徒"的两种含义,并提供了古籍例句。
- 《辞源》 (商务印书馆):作为专门的古汉语辞书,对"车徒"的释义清晰,引证翔实。
网络扩展解释
“车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及使用场景:
一、兵车和步卒(军事含义)
指古代军队中的战车和步兵,常出现在军事组织或战争相关的文献中。例如:
-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羣吏撰车徒”,强调军队的编制和调度。
- 《汉书·刑法志》提到“大简车徒”,指大规模检阅战车与士兵。
- 唐代韩休的诗句“车徒零雨送”也暗含行军场景。
二、车马和仆从(生活含义)
泛指贵族或官员出行时的车马与随行人员,体现社会地位。例如:
- 《文选·李康<运命论>》描述“矜其车徒”,指炫耀车驾与侍从。
- 宋代文天祥在墓志铭中写道“出入不设车徒”,反映简朴作风。
- 白居易诗中“左右车徒喧”则描绘了市井车马往来的热闹。
使用场景与延伸
- 军事领域:多用于描述军队编制、战争场面,如“车徒大损”。
- 社会生活:体现身份或出行状态,如“车徒促夜装”。
- 文学意象:古诗中常借“车徒”渲染氛围,如梅尧臣用“戢戢车徒”反衬市井萧条。
该词现已较少使用,但通过古籍和诗歌保留了对古代军事、社会风貌的记录。需注意语境区分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冰上人赪盘赤阪尺二圭侈丽出葆吹制淳濯撺咬带着铃铛去做贼盗伙钓榜觝轹短算恩旧敷设干草告劄怪嫌孤耿龟鉴锅户憨獠好语如珠贺新郎豁豁缣布教场徼取鬾实旧典酒风抉目悬门句集军服狂谬两刀论法黎单卵白卖脸孟仲叔季绵木契佞辩盘杠子披膊披麻带孝披展敲搒遒迫日兄赛灯扫锅刮竈赡老鼠耳巾熟粪殊疆体器五体小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