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草的意思、干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草的解释

[hay] 晒干(或风干)水分的枯草;准备收入干草棚的草;特指割下并晒干作饲料用的各种草本植物,有时包括草籽和其他饲料(如豆科植物)

详细解释

干枯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法苑珠林》卷十八:“欲秽染著不觉知,犹如猛火然乾草。”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二一章:“这一升半米磨成面,对上树叶、干草熬糊糊喝。”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干草”指通过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方式去除水分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于动物饲料或特殊储存需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干草是由青草或栽培的绿色植物在未结籽前刈割,经干燥处理后制成的粗饲料。其水分含量通常降至15%-20%,以便长期保存。

  2. 用途与特点

    • 饲料价值:干草是草食动物(如牛、羊)的主要饲料,提供粗纤维(20%-35%)、蛋白质(7%-17%)及维生素(如胡萝卜素5-40mg/kg),同时刺激反刍、促进消化。
    • 储存优势:通过干燥保存青饲料的营养成分,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短缺问题。
  3. 分类
    主要分为豆科干草(如苜蓿)和禾本科干草(如梯牧草),不同种类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4. 制作方法
    包括自然晾晒、人工干燥(如烘干)等工艺,过程中可能添加防腐剂(如有机酸类)以防止霉变。

  5. 扩展含义
    在汉语中,“干草”偶尔用于比喻无实际价值的事物,但此用法较少见。

若需更具体的应用场景或制作工艺,可参考权威农业资料或畜牧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干草(gān cǎo)一词通常指的是被晒干的草料,用于动物的饲养或者农田的覆盖保护。拆分部首为“⺾”和“艹”,笔画总数为12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字形比较简洁,写法没有太多复杂的变化。 在繁体字中,干草可以写作「乾草」。例如在繁体字中,「乾」的部首是「亅」,而筆劃數則是6劃。 在古代汉字中,干草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因为这个词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字形变化,古时候的写法和现代写法相差不大。 例句: 1. 农民们通常在夏季将农田里的草晒成干草以备冬天使用。 2. 动物园的动物们喜欢吃新鲜的干草。 与干草相关的组词可能有:干草堆、干草船、干草人、干草场等。 干草的近义词可能有:干草料、饲料草。 干草的反义词可能有:新鲜草、绿草、湿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媪相宝子本原宾东宾连避亲采芼参迹吃开池座宠位传布怆怀纯利倅毛存荆道德评价倒坐風中燈福禄盖帘感怍宫羽官醖硅胶好受合杀画室恚怼恢览假仁假意即鹿无虞惊荒谲荡局天蹐地醴辞礼佛灵栖漫岗美寳梅派门童鸣唳瓢堂迫诘切类欺惑岖嵠弱行沙场沈阴深宅大院十尧双喜临门四声违弃无牛捉了马耕田五言长城校力新定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