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言的意思、诚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言的解释

(1).装出一副诚意样子的话语。《荀子·大略》:“小人不诚於内而求之於外……不足於行者,説过;不足於信者,诚言。” 梁启雄 简释引 陶鸿庆 曰:“此言行不足者,其説必过实。信不足者,其言必示诚。”

(2).约定的话。《楚辞·九章·抽思》:“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王逸 注:“始君与己谋政务也。诚,一作成。” 蒋天枢 校释:“诚,一作‘成’,成言,约定之言。”

(3).真诚的话。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 仲父 献诚言, 姜公 乃见猜;临没告飢渴,当復何及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诚言"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义项,依据权威辞书解析如下:


一、诚实的言论

指真实无欺、发自内心的言语。

出处:《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215页)

例证:《后汉书·崔骃传》"臣闻听舆人之颂,采乡校之议,虽未足观政,亦诚言之属也",此处"诚言"强调民间真实的声音。


二、真诚的劝诫

特指以诚恳态度提出的规劝或告诫。

出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89页)

例证:古语"逆耳诚言利于行",凸显忠告虽刺耳却蕴含真诚关怀。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由数百名语言学者历时18年编撰完成。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教育部推荐高校中文系教材,收录先秦至清代文言核心词汇。

(注:因辞书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暂不提供网址;纸质版可通过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诚言”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表面诚意的话语(含贬义)
指言辞看似真诚,实则缺乏实际可信度。例如《荀子·大略》提到:“不足於信者,诚言”,意指信用不足的人,反而会用看似诚恳的语言来掩饰()。此用法多用于批判虚伪的言辞表达。

2. 约定的话语
常见于古代文献,如《楚辞·九章·抽思》中“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此处“诚言”指双方约定的承诺()。这类用法强调语言作为契约的功能。

3. 真诚的言论
如晋代陶渊明诗句“仲父献诚言”,指发自内心的诚恳建议()。现代语境中,此义项可引申为强调言行一致的诚信表达,例如“行必诚,言必信”的用法()。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标下嗶吱逋贷才秀人微逞媚呈堂冲漠无朕楚狂子悴族倒帐顶槅东厨洞视断弦再续蠹毁发蒙启滞分了富冶功勤遘愍果枝盍如攉铜检集减租减息交转戒心荆州浸寻宽愉连贯礼任篱头六月雪銮音胪歡戮杀貌肖木厂輣冲疋练旗牓青辞邱隰崷崪儒仙散送三足能申宫税外钱私知松柹铁树开花踢收秃刷痛击瓦珑罔替文师无般不识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