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贷的意思、逋贷的详细解释
逋贷的解释
(1).借贷官物,逃匿不还。《汉书·武帝纪》:“诸逋贷及辞讼在 孝景 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颜师古 注:“久负官物亡匿不还者,皆谓之逋。”
(2).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赐……鰥寡孤独高年帛,逋贷不入者勿收。”
词语分解
- 逋的解释 逋 ū 逃亡:逋逃。逋迁。逋荡。 拖欠:逋负。逋租。逋债。 拖延:逋留(逗留)。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贷的解释 贷 (貸) à 借入或借出:贷款。借贷。信贷。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贷。 宽恕,饶恕:严惩不贷。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逋贷”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借贷官物,逃匿不还
指从官方借取财物后逃避偿还责任,带有隐匿行踪的行为性质。例如《汉书·武帝纪》提到“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颜师古注释称“久负官物亡匿不还者,皆谓之逋”,即强调“逋”的逃避属性。
-
拖欠官物不还
指借贷官方财物后长期拖延归还,未达到隐匿程度。这一含义更侧重于时间上的延迟,而非彻底逃避。
二、结构与来源
- 字形结构:“逋”为半包围结构,“贷”为上下结构。
- 历史背景: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特指与官府相关的财物借贷纠纷,如汉代律法中对拖欠官物的处理。
三、现代应用
“逋贷”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籍解读中。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对官方债务的逃避或拖延”。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法律术语或相关案例,可参考《汉书》等史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逋贷》这个词的意思是指逃避债务或者拖延偿还债务的行为。它由两个部首组成:辶和贝。辶表示行走的意思,贝表示财富的意思。逋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辶和卜,共计5画;贷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贝和弋,共计6画。
《逋贷》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人们用各种方式进行财物的往来,其中借贷关系也是很常见的。只是以前的贷款方式没有现代那么规范,很容易出现一方逃避偿还债务的情况,因此才有了《逋贷》这个词的存在。
在繁体字中,逋的写法为逋,贷的写法为貸。
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并不完全相同。逋的古代写法为辶+卜,贷的古代写法为貝+。
一些例句可以用来说明《逋贷》的用法:
1. 他不断地逋贷,给债权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2. 这家公司曾经逋贷成为行业内的公敌。
一些与《逋贷》相关的组词包括债务、债主、借款等。
近义词可以是逃债,反义词可以是偿债。
希望以上内容是你关于《逋贷》这个词所需的信息。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