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仗的意思、持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仗的解释

手执武器。《唐律疏议·贼盗·强盗》:“其持仗者,虽不得财,流三千里。”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饥民强盗人穀米》:“ 天圣 三年詔 陕西 州军持仗劫人仓廪非伤主者,减死刺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持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持仗”指手执武器,其中“持”意为“拿着、握住”,“仗”指兵器或武器。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携带武器进行防卫或攻击的行为。


二、历史用法与文献例证

  1. 法律条文
    《唐律疏议·贼盗·强盗》记载:“其持仗者,虽不得财,流三千里。”表明古代对持武器犯罪者从严惩处。
  2. 宋代诏令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提到,天圣三年曾下诏对持武器劫粮但不伤人的罪犯减轻刑罚,显示法律对“持仗”行为的细化区分。

三、构成分析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持仗”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法律史研究中,日常表达通常用“持械”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持仗

持仗,是一个常见的四字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拿着武器或战斗工具。在经义上,它还表示持守、坚守某种信念或原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持仗的两个字分别拆分成“扌”和“勤”,“扌”是手的意思,在汉字中作为手的部首,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勤”是持仗的正体字,在字形上象征握持武器或战斗的样子,有12画。

来源

“持仗”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王凤传》中,意思是拿着武器进行战斗。持仗随后引申为坚守己方信仰与原则的意思。

繁体

繁体写法是「持仗」,与简体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持仗的写法并无太大变化,依然用「持仗」这两个字来表示。

例句

1. 他手持仗剑,勇敢地冲向敌人。
2. 只有坚定持仗,我们才能取得胜利。

组词

持心仗义、持盈保泰、持重执礼、重手抓持

近义词

握仗、守仗、拿仗、持剑

反义词

丢仗、弃仗、放下武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