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搁置;阻碍。《宋史·杜衍传》:“每内降恩,率寝格不行,积詔旨至十数,輒纳帝前。” 明 张居正 《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随该吏部题覆,欲各衙门皆立勘合文簿,事下各抚按官,皆明立程限,责令完报,然亦未闻有如期令而以实应者,甚者寝格如初。”
“寝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寝格(拼音:qǐn gé)指搁置、阻碍,多用于描述事务或命令被延迟执行或中途受阻的情况。例如在官方文书中,皇帝的命令若被官员拖延或拦截,即可称为“寝格”。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言色彩较浓的语境中。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搁置”“阻滞”等现代词汇。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词典的释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例,可查阅《宋史》或明代奏疏原文。
寝格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夜晚休息或睡眠的地方,寝室或卧室。
寝格的部首是宀(mian4),它在字的上方表示与床有关的意思。寝格共有11个笔画。
寝格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寝室”和“卧室”概念。在古代,人们用室来指代人类居住的场所,而寝则表示夜间休息。因此,寝格一词就是指夜晚休息或睡眠的地方。
寝格的繁体写法为「寢格」。
在古时候,寝格这个词可以使用「閒革」或「閒獄」等形式来写。
1. 我的寝格里有一张舒适的床。
2. 昨晚他没睡好,因为他的寝格里太吵了。
寝室、寝具、寝宫、寝衣、寝食
卧室、睡房、卧房、睡眠室
起居室、起居格、起居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