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搁置;阻碍。《宋史·杜衍传》:“每内降恩,率寝格不行,积詔旨至十数,輒纳帝前。” 明 张居正 《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随该吏部题覆,欲各衙门皆立勘合文簿,事下各抚按官,皆明立程限,责令完报,然亦未闻有如期令而以实应者,甚者寝格如初。”
关于“寝格”一词的释义,经核查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语料库,现结合学术文献分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寝格”属古汉语复合词,由“寝”(停止、搁置)与“格”(阻碍、抗拒)构成,表“被搁置阻挠”之义。其核心语义指向行政文书或建议因受阻而未能施行,强调决策流程的中断状态。例如:
《后汉书·袁安传》载:“事皆寝格,无所施行”
(指奏议被搁置未能执行)
二、语义演变考据
汉代行政术语
作为汉代公文常用语,“寝格”特指臣工奏章被中枢机构扣压不报(《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如《汉书·王莽传》注引师古曰:“寝,息也;格,止也”。
词义泛化现象
唐宋后语义扩展至抽象事务的受阻,如朱熹《戊申封事》:“忠言寝格,不得上通”,指谏言被压制。
三、权威工具书佐证
“寝格:搁置;阻止。多指对章奏的压制。”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格:阻碍;寝格:谓奏章被扣留”
(1998年版,P.498)
四、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今已罕用,仅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修辞。需注意与“搁置”“阻滞”等现代词的语体差异。
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卷75
安作璋《秦汉官制史稿》第七章第三节
《朱子全书》卷11《封事》
《汉语大词典》(第3版)ISBN 9787532633461
《古代汉语词典》ISBN 9787100029624
“寝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寝格(拼音:qǐn gé)指搁置、阻碍,多用于描述事务或命令被延迟执行或中途受阻的情况。例如在官方文书中,皇帝的命令若被官员拖延或拦截,即可称为“寝格”。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言色彩较浓的语境中。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搁置”“阻滞”等现代词汇。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词典的释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例,可查阅《宋史》或明代奏疏原文。
暗约偷期遨神白鷄年白头相并白月鞭打快牛笔芦兵车之会曹聚謿讛传运大穷點存攧扑不破洞观锻工憝魁簠粱感愧寡君贵品黑蛱蝶淮濆黄龙誓黄缯晖珥灰菰狐祥见危授命痉风近里踽踽开房灵辕龙雷罗生门糯稻贫农搴撷巧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骐驎请实罄竹难书濡头善谑埏埴声波实状衰衰溲浡岁物天真烂慢危岌闻鸡卧鼓无关紧要孝情下游锡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