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micable] 心平气和不动感情
大抵看圣贤语言,不须作课程,但平心定气熟看,将来自有得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2) 亦作“平心静气”
见“ 平心静气 ”。
平心定气
释义
指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不浮躁、不冲动。强调以理性冷静的态度处理问题,避免受情绪干扰。
核心含义
整体强调在纷扰中保持内在平静,理性应对事物。
语境应用
多用于描述处理矛盾、争论或复杂局面时需具备的心理状态。例如:
“遇事宜平心定气,方能明辨是非。”
最早见于宋代朱熹《朱子语类》:“读书须是平心定气,缓缓以俟其味。” 指治学需沉静专注㈠。
“心平气和”(《论语·季氏》引申)、“镇定自若”均强调情绪稳定,但“平心定气”更突出主动调节心理的过程㈡。
释为“心情平和,态度冷静”㈢。
注解:“通过自我克制使心神安定,避免意气用事”㈣。
甲骨文像天平之形,本义为“不倾斜”,引申为公正、安定㈤。
从“宀”(房屋)从“正”,表居所安稳,引申为“使稳定”㈥。
近义词 | 反义词 |
---|---|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 气急败坏、暴跳如雷 |
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 心烦意乱、方寸大乱 |
注:
㈠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
㈡ 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
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年)
㈣ 同㈡
㈤ 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㈥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平心定气”是一个形容情绪稳定、态度冷静的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人在面对压力、冲突或复杂情境时,能够保持心情平和、理智冷静的状态,强调通过控制情绪来有效处理问题。
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举例:“大抵看圣贤语言,不须作课程,但平心定气熟看,将来自有得处。”,体现了在学术思考中的应用。
如需更完整的来源信息,可参考宋代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朱子语类》)。
黯旧安穆博长采芹人颤颤微微长生久视侈声出街大荆褡裢迭料第四野战军独雁繁膴烦郁发题飞将数奇风清月白風雨對床抚驯稿件挂一鈎子瑰器裹乱红白喜事见识奸数较猎继成纠折蕨萁阆风台粮台凛秋理事长帽衫马蕲梅内劳斯定理眉子石繦葆清銮勤役穷居散振社会化市奸什件儿水成岩朔飙四大空厮扑窣窣探索桃夭柳媚剸逐挽具婉愉芜荑莁荑响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