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闭口韵的意思、闭口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闭口韵的解释

以双唇音m或b收尾的韵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闭口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术语,指以双唇鼻音[-m]收尾的韵母类型,属于中古汉语“阳声韵”的三大类别之一。这类韵母在发音时双唇闭合,气流通过鼻腔共鸣,故称“闭口”《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56年》。例如《广韵》中的“侵”“覃”“盐”等韵部,均以[-m]为韵尾,如“南”在中古音中读作[nuəm]《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1956年》。

随着语音演变,闭口韵在元代后逐渐消失。现代普通话中,[-m]韵尾已完全并入[-n]或[-ŋ],如“三”由中古[sɑm]演变为[san]《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年》。但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中仍保留闭口韵,如粤语“心”读作[sɐm]《李新魁《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这一语音特征对古诗词格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杜甫《春望》中“深”“心”“金”等闭口韵字构成的押韵体系《周祖谟《问学集》,中华书局,1966年》。

网络扩展解释

闭口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以双唇音(如m 或b)收尾的韵母,常见于古汉语及部分现代方言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发音特点
    闭口韵的发音特点是韵母以双唇闭合辅音(如-m、-p、-b)结尾,例如古汉语中的-am、-ap 等韵母。这种发音方式要求双唇闭合,气流通过鼻腔或突然释放,形成独特的音韵效果。

  2. 方言中的保留
    现代普通话已无闭口韵,但在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等南方方言中仍有保留。例如粤语中的“三”(saam)、“十”(sap)等字。

  3. 历史演变与分类

    • 上古至中古汉语中,闭口韵普遍存在,如阳声韵(鼻音韵尾-m)和入声韵(塞音韵尾-p、-b)。
    • 在曲韵(如元代《中原音韵》)中,闭口韵被单独归为一类,称为“闭口音”。
  4. 文学与情感表达
    闭口韵因发音含蓄,常用于诗词表达婉约情感。例如《红楼梦》中“盆、魂、痕、昏”等闭口韵字,营造出低沉朦胧的意境。

闭口韵是汉语音韵演变的重要体现,兼具语言学价值和文化意蕴。如需更专业的历史音韵分析,可参考知网等学术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

白邓邓采刈惨緑少年赤松子舆出号藂薄呾哒丹籞悼愍登枢对较份量苻雄宫棊功効国风黑痣合心会少离多护种僵殕煎炙及瓜金不换酒食地狱稷正陵劲淬砺六神丸马毛猬磔没下场抹墙墓木目学耦世盘游饭骈门连室拼读庆都遒肃丘役取将申布慎産神火史聃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殊邻説东忘西驷骐傥漭逃杯填壑慰藉围壍蔚然为恶不悛微月项羽本纪小桀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