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盟津的意思、盟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盟津的解释

即 孟津 。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 ,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 。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 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 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 ,乃心在 咸阳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盟津”是古代黄河的重要渡口,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东北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地理位置与名称演变
“盟津”古称“孟津”,是黄河中游的关键渡口,地处洛阳盆地北侧。因周武王伐纣时在此与八百诸侯会盟而得名“盟津”,后谐音演变为“孟津”()。

2. 历史典故
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在此集结诸侯,举行“盟津之誓”,成为灭商前的军事动员标志()。《史记》记载“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印证其作为战略要地的地位。

3. 军事与战略意义

4. 文化地位
孟津有“六朝帝京”之称,是河洛文化核心区,现存龙马负图寺、汉魏洛阳故城等遗迹()。

总结
“盟津”既是地理标志,也是历史事件的象征,承载着古代军事盟约、政权更迭的文化记忆。现代孟津区仍保留相关地名与会盟镇等历史痕迹。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盟津的意思

盟津是一个汉字词汇,形容两个或多个势力或组织之间的联盟或结盟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盟津由两个部首组成。盟部首是皿,津部首是氵。笔画总数为13画。

来源

盟津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在古代战争中,各个势力之间常常会进行结盟来对抗敌人。为了确认盟约的有效性,他们会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点进行盟约的仪式,这个地方被称为盟津。

繁体

盟津的繁体字为「盟津」,保留了简体字的形状和结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盟津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说文解字》为例,盟津的古代写法如下:

盟:即口同时闭合。

津:即水流入左右的样子。

例句

1. 各国领导人在盟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

2.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双方终于在盟津达成了协议。

组词

结盟、联盟、盟友、盟约、津城、水津、港津

近义词

结盟、联盟、同盟、合作

反义词

分裂、敌对、对立、仇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