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身的意思、持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身的解释

[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严格

详细解释

立身;修身。《列子·说符》:“ 子列子 学於 壶丘子林 。 壶丘子林 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汉 刘向 《说苑·杂言》:“怵於待禄,慎於持身。” 宋 苏轼 《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於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 《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持身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1. 立身处世

    指个体对待自身修养与行为准则的态度,强调以端正的品行约束自我。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立身处世;对待、要求自己”,体现对道德规范的恪守。

  2. 廉洁自守

    侧重在物质或权力诱惑中保持节操。如《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受坏习气的影响”,特指在利益面前坚守原则。

  3. 道家哲学概念

    在道家典籍中,“持身”延伸为身心调修养实践。《淮南子》有“持养其性”之说,主张通过内在修炼达至身心平衡。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持身”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对自身言行的约束与修养,强调通过自律来立身处世。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持身”指个体在言行举止、道德修养上的自我要求,核心在于把握自身行为准则,常与“严格”“谨慎”等词搭配,体现修身立德的理念。


二、出处与演变

  1. 古典文献
    • 最早见于《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意为懂得“持后”(考虑后果)才能谈“持身”。
    • 汉代刘向《说苑·杂言》提到“慎于持身”,强调谨慎修身的重要性。
  2. 后世引用
    • 宋代苏轼在《资福寺舍利塔铭》中描述修行者“持身厉行,练精养志”,突出克己修身的实践。

三、用法解析

  1. 修身层面
    指通过自我约束提升道德修养,如“持身严格”“持身厉行”。
  2. 现代应用
    可用于描述个人在生活、职场中的自律行为,如“持身端正”“持身以俭”。

四、例句与延伸


“持身”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观念,强调通过自律实现个人品格的完善。其用法从古典文献延伸到现代语境,始终围绕“自我约束”的核心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安生乐业别帅槽枋车站瞅空儿點點点召雕癠斗门丰草长林关牒官阶闺怨画地爲狱歡动化学反应花鹰毁舆骄逞嚼咽借若鸠募举十知九蓝图老橛话儿乐眼榴颗卢米磨刼墨缞从戎木樵内债孽寃蟠螭旁压力軯契丹文清头气踰霄汉渠匽攘敚热忽剌上菓山塬盛力舌伤狮负侍医司词素鲤素幔素魣塔里木河通确通译无地可容显考霄光可学恓惨屑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