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身的意思、持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身的解释

[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严格

详细解释

立身;修身。《列子·说符》:“ 子列子 学於 壶丘子林 。 壶丘子林 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汉 刘向 《说苑·杂言》:“怵於待禄,慎於持身。” 宋 苏轼 《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於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 《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持身”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对自身言行的约束与修养,强调通过自律来立身处世。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持身”指个体在言行举止、道德修养上的自我要求,核心在于把握自身行为准则,常与“严格”“谨慎”等词搭配,体现修身立德的理念。


二、出处与演变

  1. 古典文献
    • 最早见于《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意为懂得“持后”(考虑后果)才能谈“持身”。
    • 汉代刘向《说苑·杂言》提到“慎于持身”,强调谨慎修身的重要性。
  2. 后世引用
    • 宋代苏轼在《资福寺舍利塔铭》中描述修行者“持身厉行,练精养志”,突出克己修身的实践。

三、用法解析

  1. 修身层面
    指通过自我约束提升道德修养,如“持身严格”“持身厉行”。
  2. 现代应用
    可用于描述个人在生活、职场中的自律行为,如“持身端正”“持身以俭”。

四、例句与延伸


“持身”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观念,强调通过自律实现个人品格的完善。其用法从古典文献延伸到现代语境,始终围绕“自我约束”的核心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持身

持身(chí shē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手”和“身”两个部首组成,整个字共有9个笔画。该词来源于《周易·系辞上》,意为保持庄重的仪态和良好的品德。

繁体

在繁体字中,持身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字写法

在古代,持身这个字的写法也有所变化。相比现代的简化字形,古代的写法更加复杂,包含更多的笔划。

例句

1. 他是一个持身正直的人,从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2. 作为领导,他要求自己时刻持身严谨,以身作则。

组词

1. 持守:坚持遵守,不轻易放弃。

2. 持久:持续时间长,不易中断。

3. 持证:保持有效的证件。

4. 持重:行事稳重,不轻浮。

近义词

1. 守身: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外界伤害。

2. 守持:坚守某种态度或原则,不动摇。

3. 守身如玉:形容一个人保持身心纯洁,不受诱惑。

反义词

荡气回肠:形容感情或谈话慷慨激昂,不拘束。

活脱脱:形容一个人活泼开朗,举止不拘谨。

别人正在浏览...

阿难拜邑版齿本物辩晰别敬别作良图草奏常言城堑触冒大把大忽雷惔焚胆裂灯盏雕虫小巧叠声帝则封典锋旗凤髓芙蓉楼肛瘘贺迁河右还丹荒凉毁呰焦鬲籍口旌旝静娴近况宽柔扩充烈然领青离亭罗纨漫兴霉湿难以为继怒马旁省祈珥绮文钐镰矢干师子骢寺观探究探勘谈谈忝越土木之难威姑围追堵截沃日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