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鸠募的意思、鸠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鸠募的解释

招募。《旧唐书·宦官传·杨思勗》:“ 思勗 至 岭 表,鳩募首领子弟兵马十餘万,取 伏波 故道以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鸠募是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聚集、招募或征集,多用于人力、物资的集中调配。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献用例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构词解析

  1. “鸠”的本义与引申

    “鸠”原指斑鸠鸟,引申为聚集、集合。《说文解字》释:“鸠,聚也。”如《左传·隐公八年》“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中的“鸠”即“安定聚合”之意。

  2. “募”的释义

    “募”指广泛征集、招募,如募兵、募捐。《玉篇》注:“募,广求也。”

  3. 复合词“鸠募”

    二字组合后,强调系统性地召集、募集资源或人员,常见于古代军事、工程等组织行为。


二、古籍文献中的用例与语境

  1. 军事招募

    《后汉书·岑彭传》载:“鸠募士卒,屯据津乡。” 指集结士兵驻守要地,凸显战时人力调配。

  2. 工程征调

    《宋书·索虏传》记:“鸠募徭役,营造城垒。” 描述征集劳役修筑防御工事,反映国家层面的资源动员。

  3. 物资筹集

    明代《荒政考》提及:“鸠募钱粟,赈济流移。” 指募集钱粮赈灾,体现社会救济功能。


三、词义演变与现代关联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鸠”“募”词条释义。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4. 《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5. 《中国荒政书集成》:李文海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在线检索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鸠募”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iū mù,其核心含义为“招募”,具体指聚集、募集人员或资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鸠”:本指鸟类(如斑鸠),但在古汉语中引申为“聚集、纠合”之意,例如“鸠合”即指集合、联合。
    • “募”:意为广泛征求、募集,如“募捐”“募兵”。
    • 组合义:两字结合后,“鸠募”强调通过聚集或联合的方式招募人力或资源,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2. 历史用例
    据《旧唐书·宦官传·杨思勗》记载,唐代宦官杨思勗曾“鸠募首领子弟兵马十余万”,即通过招募地方首领的子弟和士兵来扩充兵力。此例体现了该词在军事或组织动员中的实际应用。

  3. 现代关联
    虽然“鸠募”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其含义与“招募”“募集”相近,可用于描述资源整合或团队组建的场景。


“鸠募”是古汉语词汇,意为通过聚集的方式招募人员或资源,强调行动的组织性和集体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可参考《旧唐书》相关记载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干鬓眉呈质宠给仇疾垂足大尹帝掖蠹木阿世媚俗風菜風光月霽餻糜构抉贵家衡扼黄云谶假藉俭刻奸伪金选肌粟机织苦口懒妇鱼狼飡虎咽靓袨吏门溜圆里运河龙象会陋鄙鹿迒録记目无组织暮云春树醲秀配藜彯撇恰中要害啓程挈领趄趄趔趔沁心骑行驱风扰烦日乾夕惕上白畬火声饮审覈时奥湿漉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宿福同案分离隈倚相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