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屏退。《南史·蔡兴宗传》:“且车驾屡幸贵第,酣醉弥留。又闻斥屏左右,独入閤内。此万世一时,机不可失。”
(2).斥逐;革退。《新唐书·吴兢传》:“愿斥屏羣小,不为慢游。”
“斥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为排除、屏退,具体指将某人或某物驱逐、摒弃,使其远离或不再参与某事。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排除;驱逐
指主动将人或事物排斥在外,使其离开特定范围或群体。
例:《后汉书·卷四三》有“斥屏奸佞”之语,意为驱逐奸邪谄媚之人。
摒弃;弃用
强调彻底放弃或不再采纳某物、某人。
例:古文中“斥屏浮言”指摒弃虚浮不实的言论。
对象多样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5卷,第1283页。
文言色彩浓厚
属典型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多被“排除”“驱逐”“摒弃”等替代,常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文体。
《汉语大词典》
定义:“斥退;屏弃。”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5册第1283页。
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数据库(需订阅访问)。
《辞源》(修订本)
释义:“驱逐;摒弃。”引《汉书·刘向传》:“斥远方士,屏绝淫祀。”
来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439页。
可查阅:中国辞书数据库(部分公开)。
“武帝斥屏方士,以正朝纲。”
“欲革新学术,必先斥屏陈腐之见。”
注:因“斥屏”属文言遗存,现代使用需结合语境,避免与近义词“排斥”“屏蔽”混淆。
“斥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如下:
屏退
指让周围的人离开,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权贵人物下令让侍从、下属回避。
斥逐;革退
表示驱逐、罢免或解除某人的职务,带有贬斥意味。
“斥”在古汉语中可表示责备(如“斥责”)、开拓(如“斥地”)等;“屏”则指遮挡或退避(如“屏退”)。两者结合后,语义更偏向具体行为(退避或驱逐),而非抽象批评。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南史》《新唐书》等典籍原文。
白题舞贬甘别扭鄙慢差降缠緜悱恻充满词学科荡突丹鱼德馨帆船放宽方先生分牀同梦分析化学负枉患子缋画麾蚤火妻灰子惑眩抉择剧气句索举逸抗表揽转掠美乐万六亲萝菔漫园民畴谬冗谋断捧手剽勇牵摘凄风冷雨清早上亲体驱骤三品松伤苦山讳山屋山摇地动率性任意水晶太学体台颜踏破铁鞋挑濬体佞王魁负桂英顽金乌浒像儿犀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