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仪的意思、方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仪的解释

谓大地。《文选·卢谌<时兴>诗》:“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 李善 注:“ 曾子 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在天成象,故曰圆象;天地曰两仪,故曰方仪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仪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典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大地”。《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大地的别称”,属于书面用语,常见于古代文献与诗词创作。以下从多角度解析该词:

  1. 词义溯源

    “方仪”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撰的《文选》,其中《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方仪辨位,皇献其文”的记载。此处“方仪”与“天”相对,特指承载万物的土地实体。

  2. 构词解析

    该词由“方”(指四方地域)与“仪”(取法度、准则之义)复合而成,体现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代汉语词典》指出,这种构词方式反映了汉民族对地理空间秩序化的认知体系。

  3. 文化意象

    在《周易》哲学体系中,“方仪”常与“圆象”(指代天穹)对举,构成“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型。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强调“方仪主静,圆象主动”,赋予其哲学层面的动静辩证关系。

  4. 现代应用

    当代学术研究中,“方仪”多见于历史学、文献学领域,如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精读》课程将其列为重点训诂案例,用以解析汉唐时期的空间概念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方仪”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权威来源具体分析:

一、古代典籍中的核心释义
指代大地,源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该词出自《文选·卢谌〈时兴〉诗》:“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李善注引曾子言:“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并解释“天地曰两仪,故曰方仪也”。

二、现代引申义及特殊用法

  1. 形容仪态得体:部分现代词典(如)将“方仪”解释为“言行得体、举止得当”,但此用法未见于古代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或拆分释义。
  2. 人名或职称:低权威来源(如、6、7)提到“方仪”是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或医师姓名,但需核实官方信息。

三、使用建议
在学术或正式文本中,建议优先采用“大地”这一古典释义,引用时可标注《文选》及李善注。若涉及现代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并注意权威性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败退布帆无恙采緑尝鼋乘甲嗤騃词清讼简达论担戴当实大同市德容点指莋脚独国敦励发村顾存鬼哭神号滚利寒风侵肌鹤氅涸旱红愁绿惨黄蔷薇兼罗绞缢竟直寄榻闚觊傀儡子昆台浪蝶狂蜂雷鸟雷雨作解连岳马脑茅屋采椽名卿钜公明扬侧陋宁考平添青谿蚑蚑欺上罔下企业权教确信四涂俗操图画退伏外三关豌豆苗宛鲁矛稳审五楘无羽箭显扬消石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