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丧偶的天鹅。用以比喻******或不能婚嫁的女子。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寡鵠迷苍壑,羈凰怨翠梧。” 冯浩 笺注:“《列女传》: 陶婴 夫死守义,作歌曰:‘悲夫黄鵠之早孤,七年不双。’”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寄诗》:“奴家年貌正芳,才情俱妙,不幸被州司报选入宫,遂成寡鵠孤鸿。终身不耦,如何是了?” 清 黄遵宪 《送女弟》诗:“汝姑哀寡鵠,哀肠多鬱紆。”
(2).琴曲名。《西京杂记》卷五:“ 齐 人 刘道强 善弹琴,能作《单鵠寡鳧》之弄,听者皆悲。”后省称“寡鵠”。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闇镜对孤鸞,哀弦留《寡鵠》。”
“寡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ǎ hú,具体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解释:
字面含义
指丧偶的天鹅(“鹄”即天鹅),常用来比喻寡妇或无法婚嫁的女子。该词通过动物意象隐喻人类情感状态,强调孤独与失偶的悲凉感。
延伸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常借“寡鹄”表达女性丧偶后的孤寂或对婚姻无望的哀叹。例如唐代李商隐《圣女祠》诗中的“寡鹄迷苍壑”一句,即以孤鹄迷失山谷的意象暗喻女性命运的困顿。
琴曲名
该词也指代一首琴曲,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陶婴所作。陶婴因丧夫守节,创作此曲抒发悲痛,后世将其引申为“失偶之曲”。
历史典故
汉代《列女传》记载,陶婴曾作歌:“悲夫黄鹄之早孤,七年不双”,以天鹅失偶的典故表达自身坚守贞节的决心,成为“寡鹄”文化意象的重要来源。
“寡鹄”既是一个具象的动物比喻,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象征。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列女传》及李商隐诗作原文。
寡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数量稀少的孤雁。在古代,雁是指皇后或妃嫔等女性,而鹄则是指雄性鸟类,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表示少数的女性。
寡鹄的部首是鳥(鸟),总计有7个笔画。
寡鹄是出自古代文言文《楚辞·王逸之雅》中的一句诗句:“寥风寡鹄,三嗟困女。”
繁体字为寡鵠。
在古汉字中,寡鹄的写法为“寡鶘”,表示未婚的贵妇人。
他离家后成了一只寡鹄,再也没有回来过。
组成的词语有寡欢、寡人、寡谋、鹄的等。
近义词包括孤苦、孤独、******等。
反义词有众鹄、众多、丰富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