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府的意思、漕府的详细解释
漕府的解释
管理漕务的官署。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惻隐从其祈。”
词语分解
- 漕的解释 漕 á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府的解释 府 ǔ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国家行
专业解析
漕府,是古代中国负责漕运事务的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其核心职能在于统筹、管理通过水路(主要是运河、江河)进行的国家大规模粮食及其他重要物资的运输工作,尤其是将征收的田赋(以粮食为主,即“漕粮”)从富庶的产粮区(如江南)运送到政治中心(如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或边防重镇,以保障京畿官民食用和军队给养。
以下是对“漕府”的详细解释:
-
核心定义与职能
- 漕: 本义指通过水路运输粮食。《说文解字》释“漕”为“水转穀也”,即利用水道转运谷物。引申为通过水路进行的官方大宗物资运输。
- 府: 指官署、行政机关。
- 漕府: 因此,“漕府”即专司漕运事务的官署。其主要职责包括:
- 征收与收纳: 在指定地点(如漕粮产地或转运点)接收、验收地方征收上来的漕粮。
- 运输组织: 负责漕船(漕舫)的调度、管理,漕丁(运粮兵丁、民夫)的招募、组织与押运。
- 仓储管理: 管理沿途的转运仓、水次仓以及京仓、通仓等存储漕粮的仓库。
- 河道维护: 协调或负责漕运所经河道的疏浚、闸坝维护等,确保航道畅通。
- 安全保障: 防范漕运途中的盗匪、损耗,处理运输事故。
- 账目核查: 负责漕粮数量、质量的核查及相关财务、文书工作。
-
历史沿革与重要性
- 漕运制度在中国源远流长,大规模、制度化的漕运始于秦汉,在隋唐大运河开通后得到空前发展,宋元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并高度制度化。漕府作为其管理机构也随之不断演变和完善。
- 唐宋时期,常设有“转运使”(或称“漕司”),其官署即具有漕府的性质,负责一路或数路的财赋征收与转运,其中漕运是核心任务之一。《宋史·职官志》对转运使的职责有明确记载。
- 明清时期,漕运管理高度集中。明代设漕运总督(总漕),驻节淮安,统领漕务,其衙署即为最高级别的漕府。清代沿袭明制,漕运总督衙门是管理全国漕运的核心机构,下设众多分司、卫所、仓场等,形成庞大的漕府体系。漕运总督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显赫。
- 漕府的有效运作直接关系到京师和军队的粮食供应,是维系王朝统治的经济命脉,故有“漕运为军国重务”之说。漕运的兴衰往往与国运紧密相连。
-
机构设置与官员
- 漕府并非单一衙门,而是一个层级分明的系统。以明清为例:
- 中央/最高层级: 漕运总督衙门(总漕府)。
- 地方/执行层级: 各省设有督粮道(粮道衙门),负责本省漕粮征收、起运;沿运河设有众多漕仓(如淮安常盈仓、徐州广运仓等)及管理官员;有专门的漕船卫所(如明代漕运十二总,清代漕标);重要枢纽如淮安、济宁等地设有分司。
- 主要官员包括漕运总督、督粮道、管粮同知/通判、押运官、领运官(卫所军官)、监兑官、仓场侍郎(管理京通仓)等。
“漕府”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专门负责全国或区域性漕粮及重要物资通过水路征收、转运、仓储、管理及相关河道维护等事务的行政机构体系。它是国家漕运制度的核心执行部门,其运作对保障京畿供应、巩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在宋、元、明、清等以运河为漕运主干道的朝代,漕府的组织结构庞大且职权重大。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2010).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该词典对“漕”、“漕运”、“漕司”、“漕府”等相关词条有权威释义和历史引证)
- 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5).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提供“漕”、“漕运”等词的古义及历史演变)
- 张廷玉 等. (1739). 《明史》. (卷七十九《食货志三·漕运》、卷七十三《职官志二》等章节详细记载了明代漕运制度及漕运总督等官职设置)
- 赵尔巽 等. (1928). 《清史稿》. (卷一百二十二《食货志三·漕运》、卷一百十六《职官志三》等章节记载了清代漕运制度及管理机构)
- 吴琦. (1995). 《漕运与中国社会》.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系统研究漕运制度及其社会影响的学术专著,对漕府职能有深入探讨)
网络扩展解释
“漕府”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管理漕运事务的官署机构,主要负责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物资等国家重要资源。例如宋代王安石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中提到的“腾书漕府私自列”,即指漕府作为官方职能部门的运作。
二、历史背景与职能
漕运是中国古代通过运河、河道运输税粮的重要体系,漕府作为管理机构,需协调运输、仓储、税收等事务。其职责包括监督漕船运输、维护漕渠畅通,并确保京城或军队的物资供应。
三、延伸含义(需谨慎使用)
部分文献(如)提到“漕府”可引申为比喻地方官员腐败或管理混乱的现象,但这种用法并非主流,更多属于现代语境下的借喻,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四、文献例证
除王安石的诗句外,元代文献《至正中》也记载“辟试漕府掾”,说明漕府在历代行政体系中的延续性。
该词主要指向古代漕运管理机构,属历史行政术语,现代使用需注意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暗蒙蒙敖辟拔葵去织包袱皮儿不首彩云易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崇丧重阳餻窗帏鹑鸟大牢单词打野鸡跌跌撞撞对视顿开茅塞而且发际翻晒伐器飞蓬凤蝶佛欢喜日付度革除馆第官亭姑爷黑历洪胄华屋山邱活脱狐塞京华久道空投旷渺乐部辽豕领絜门下侍郞蔑蒙谧谧挠荡怒恼遣嫁汽化热晴快权义人亡物在沙路沙枣沈齐虱虱邃密泰远摊挡为他人做嫁衣裳西东